《孙叔敖纳言》阅读附答案
《孙叔敖纳言》阅读附答案1
文言文阅读(12分)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 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③也。 (选自《新序 杂事一》)
【注】①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③仁:仁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孙叔敖为婴儿之时 ②恐去母而死也
③及长,为楚令尹 ④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小题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处)(2分)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2分)
答案
【小题1】(1)是(2)离开(3)等到(4)信用
【小题1】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小题1】(1)刚才我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我担心会离开母亲而死去啊!
(2)还没有管理国家,全国的人就信服他的仁慈了。
【小题1】示例:孙叔敖从小禀性仁爱,为了他人的生存宁肯牲自己。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小题1】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孙叔敖纳言》阅读附答案2
《孙叔敖纳言》,完成下列题目。(14分)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一国吏民皆来贺( )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③孙叔敖再拜曰( ) ④孙叔敖对曰( )
【小题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中的“之”相同的是(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 C.无丝竹之乱耳D.何陋之有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小题5】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都城 ②离开 ③两次 ④回答
【小题1】B
【小题1】楚王 /不知 /臣之不肖
【小题1】(1)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小题1】谦逊有礼,虚心纳谏。
《孙叔敖纳言》阅读附答案3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日:“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采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日:“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日:“位已高而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日:“甚善,谨记之。”
【注】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印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2.翻译句子。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离开(背弃)
(2)厌恶(嫌弃)
2.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前来吊唁。(意对即可)
3.(1)位高意下;
(2)官大心小;
(3)禄厚不取。(意思相近即可)
4.示例: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答案不唯一)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母亲 ”阅读理解答案十五篇)2023-08-04 23:03:33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8-18 03:35:24
水仙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16 06:31:08
“母亲 ”阅读理解答案十五篇)2023-08-04 23:03:33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8-18 03:35:24
水仙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16 06:31:08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07 11:33:4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6 16:22:01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7-31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