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1年级语文老师教案五篇新版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5 15:22:06 来源:高考在线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课后小记:

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2、存在的一些遗憾,学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变化,从自卑、忧郁、胆小到开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过朗读来加以巩固,在课堂上读的时间总觉得不到位,似乎意犹未尽啊。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作者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宽敞、崭新、优秀、苗圃”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们的意思。能用“又……又……”造句。

4、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初读课文后对“我们的教室”的了解。

2、交流字词自学情况。

(1)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读、记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着重正音:敞崭

●重点分析:敞、崭、喇、圃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宽敞、优秀、苗圃、栏目

(3)当堂听写生字,校正后请学生将写错的字上黑板订正,再强调。

3、通读课文

●给尽量多的学生读的机会。

●及时纠错。

●难读的几个长句重点跟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理解“宽敞”,找找近义词。

2、这句话总的写出了教室的什么?

3、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2、交流。

●这一段写了教室中间(方位词,明白是什么方位)的课桌椅。(板书:教室中间,课桌椅)

●“教室里最多的要数课桌椅啦!”这一句把第一段和第二段很自然地连起来了。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

●积累好词:崭新(反义词:陈旧)

整整齐齐、闪闪发亮(写出了教室的“明亮”)

4、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读读这段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了解读懂这样的段的方法。

2、能自己找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并明白句意。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自己教室某一处的陈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按什么顺序写的段落?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1)这一段话也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吗?

(2)想想每句话在写什么?哪几句是写同一方面的?用“∣”分开。

2、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1)先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用“”划出方位词。(板书:课桌前面的墙上、黑板的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再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用“△”标出。

(3)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说这段话写的内容。

(4)读懂写出来的几句话,重点读懂比喻句。

A、让学生自己找出比喻句,读一读。

B、引导学生质疑:“一方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各指什么?

在学生了解了把“大黑板”比作农民耕种的“一方土地”后,启发学生联系本段第2句,理解“播撒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知识的种子通过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将会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们通过黑板,接受老师的教育,学好知识和本领,长大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为祖国作贡献,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5)带着这种情绪读整段话。

(6)结合“单元学习提示”小结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②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

(7)把表示方位的几个词写到插图的相应位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内容。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分别用“——”和“△”标出方位词和写的内容,交流。(板书:课桌后面的墙上学习园地)

2、找出比喻句,说说意思。

把什么比作“美丽的花”?“优秀作业”与“一朵朵美丽的花”有什么相象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学们喜欢这些栏目吗?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喜欢?朗读。

4、提供“左边、中间、右边”三个方位词,把这一段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1)自由说(2)指名说(3)同桌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读这一段,再一次感受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幸福。结合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珍惜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

五、小结

小作者介绍自己教室时,介绍得很清楚。先写教室中间,再写到前面的墙上,最后写后面的墙上,全文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六、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3—7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难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

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的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婉转、面包渣、诚实”,。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师适时指导。

4.生自由读,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课文,互相评价,帮助。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那几个自让段是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养成读书自学的好习惯。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让段。说说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

借助多媒体,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4.齐读课文第一自让段。

5.就是这样惹人喜爱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文中的词语。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分组出示“渣、胸、脯、惜、低、诚”“郊,步,或,散,敢,者”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记住这字的。

3.指导书写。第一组强调左窄右宽,第二组强调“或、步、者”。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讲评。

设计意图:养成正确,规范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

2书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的学习。

板书:

两只粉红一只深红

三只灰雀惹人喜爱

来回跳动婉转歌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画面。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几段话是列宁讲的,那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3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

出示: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会飞回来?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板书:爱)

4.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出示:1)没……我没看见

2)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那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5.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小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10自让段。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该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有在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让段。

设计意图:感受孩子的诚实,列宁对孩子的爱。

4课堂练笔: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你想对小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时改正了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我从“……”体会到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我从“一定”和“!”里推测出男孩当想什么?

2.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感受自己创设的游戏乐趣,关用画表现出来。

2、综合练习表现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3、通过趣味性绘画,培养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记忆、表现创作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创作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美的、有情趣的画面。

作业要求:

画出孩子们吹泡泡的场面,画面要富有情趣、色彩鲜艳明快。

教具准备:

幻灯机录音机磁性黑板动物人体模型范画图纸肥皂液或洗涤剂吹管油画棒。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肥皂液或洗涤剂吹管(草杆笔杆塑料管)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分钟)

师生问好,安稳纪律,有秩序地摆放用具。

二、导入新课程:(游戏导入3分钟)

教师向空中吹出皂液泡,引起同学极大兴趣,然后组织同学做“吹泡泡”游戏(配欢快音乐),同学隔行轮流吹泡泡,一行吹,相对一行扇动泡泡。然后全班同学相对吹泡泡,看谁吹的泡泡大,吹得多。钱班同学在尽情游戏中,体会到肥皂液(洗涤剂)吹扇等人的动态,看到了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中呈现出来的如彩虹般园长七色光。

出示课题吹泡泡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1、体现与观察

引导学生的回忆刚才吹泡泡的形态,色彩以及同学们的不同动态。然后看书20页图:(刚才我们有些同学在吹泡泡时,就是这样的表情,亿们多高兴,炊泡泡时多努力。)

2、摆动态

根据学生的回忆,老师用活动人体模型先在磁性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

3、幻灯灯出示范画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范画,并分析画面的构图,色彩及人物动态。

4、构思

引导学生思考要画几个小朋友在吹泡泡?这几个小朋友动态怎么样?

5、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1)定位构思:

先按自己的构思摆出人物动态,再根据所摆动态用铅笔轻轻勾出人物动态骨式。无论全身人的都要充满画面。

(2)用铅笔勾画人物:

仍用铅笔勾画人物动态骨式上画出头部、五官、发式、颈部、衣服、四肢。

(3)用彩笔勾线刻画:

用一颜色较深的彩笔细致描画人物形象,并添加手中拿着的小杯子,吹管和大小高底各异的泡泡。

(4)涂色:

由学生任意选用丰富的颜色染人的。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的二、三染色在一个泡炮里,每个泡泡的颜色都不同。染色时手要轻,颜色要淡、干净。最后用与人物颜色有差异的颜色涂涂背景,以人物,完成画面。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25分钟)

1、放轻音乐。

2、提出作业要求,要评出“课堂能手”并授予奖牌。

3、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展出优秀学生作业。

五、小结:(1分钟)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2、讲评: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学参与欣赏评定,评出8—9名“课堂绘画能手”,并授予每人一枚自制奖牌,鼓励大家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