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最新复习的教案参考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5 16:46:43 来源:高考在线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准备:

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_等,最后出_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叉,400多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的称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

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己读第1、2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谁能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接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后介绍小艇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4、让我们看看小艇的样子。(出示图片)读一读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2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老师出示对比句: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儿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句子(1)好在哪里。

6、你能用读的方式表达对小艇的喜爱吗?(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坐上这样的小艇一定感觉非同一般,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听完后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如何。(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很有情趣。)

2、发挥想象,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

3、带着这样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反思

1、学生基本不熟悉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因此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_尼斯优美的风光。当看到图片上威尼斯到处是河道,人们推开家门就是河,要出门就得坐小艇等画面时,学生就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小艇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2、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设想船夫会说什么。这样,在无形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生了解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

1、威尼斯夜景图。

2、文章《威尼斯之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威尼斯小艇纵横交叉船舱保姆祷告耸立沉寂桥梁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谁来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把桌面当做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当做来往的船只,把自己的文具盒当做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了,所以才写得这样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老师引读,学生接读。

老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学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老师:他动作灵活——

学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老师:他速度极快——

学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默读第5自然段。

2、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3、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学生讨论填空题:

白天,(  )需要坐小艇,(  )需要坐小艇,(  )需要坐小艇,(  )需要坐小艇。(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交友、小孩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全家上教堂做祷告)

小结: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出门都离不开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白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夜晚也同样离不开小艇。我们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出_尼斯夜景图)

5、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

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言)

五布置作业,扩展活动

1、熟练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阅读《威尼斯之夜》。结合阅读的感受,把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一部分学生只有感受,在写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笔,这是要加强的地方。

2、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因此,在教学中可反复让学生阅读,从中体会那种异域风情的美。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有裨益。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交通工具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梅花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①“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②“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d、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图的珍爱。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播放梅花凌寒独放的图片,出示古诗王安石的《梅花》、《墨梅》,难怪外祖父这样赞美梅花,读句“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4)师:这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是在赞美什么?齐读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再次讨论:

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5)历有气节的人物有哪些?

(6)饱含深情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图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填写基本功。

八、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跳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智慧,冷静的处事方法。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交流,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老师相信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浏览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解说)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悠闲地站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诉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处境很危险,找到了可以大声告诉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处境危险,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十分准确,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考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讨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处境十分危险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处境的危险,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学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现“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7)师:同学们把刚才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师欣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非常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大家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因为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讨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配乐磁带、课文插图、文本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全班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出示自己指导,感悟文章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4、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习效果,强调重点。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 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 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⑵ 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 抓鱼、虾、蟹

⑵ 丢野花

⑶ 摘茶叶

⑷ 赏野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积累延伸

1、积累语言:

⑴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⑵ 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可以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为家乡作画、作文,或者学唱“家乡曲”、学跳“家乡舞”、学烧“家乡菜”等,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五、整体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娓娓地向我们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思乡之情,不仅有深情的往事回忆,如……;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学生看板书回答)。但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同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家乡,去欣赏那诗一样的景色,去感受那诗一样的生活吧!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当堂训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自相矛盾》

一、看图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矛与盾的图片,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兵器?(生猜)这是古时候的两种兵器:矛和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之相关的文言文《自相矛盾》,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看到题目谁有什麽疑问?什麽是矛、盾?谁来帮助他?你说,介绍了形状。你说,介绍了演变过程。你说,介绍了材料。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矛是用来进攻的兵器,盾是用来防守的兵器。

二、读准确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评价一下,听出了他读错的词语,评的也不错,看来你听的很认真。谁还想读?你们四个人读,一人一句。字音咬得真准。

3、师: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

4、听老师读,好吗?

5、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6、师:谁还想读?不错,读出这种韵味了。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读明白

1、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生:结合注释。师:好方法。

生:多读多想。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联系上下文。师:不错。

生:同桌互相交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上网。师:不过咱们在课堂上不能用。

生:借助字典、词典。师:这无声的教师对学习帮助挺大的。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

2、大家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干什么呢?谁先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语、哪一句话的意思?你是怎麽知道的?

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板书:盾——莫能陷)还抓住两个同音字鬻、誉(板书)来理解句意,真会学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你说。你利用以前的字来记住鬻,根据意思来记住誉。方法挺好的。

5、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再来试试!有进步!谁再来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

6、接着交流。你读懂了这句话(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抓住了这个双重否定的说法,体会到了楚人的良苦用心,你学习真认真。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你真会读书,把他的心理都读出来了。谁再来试试?尔等真会誉矛也!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确的答案。说说你对(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样学会的?老师听出来了,你根据注释抓住重点字词“或、以、陷,何如”来理解句意,很会学习。

8、师: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你说,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你真会读书,还加上了手势,真形象。

9、楚国人被这么一问,有什么反应呢?(其人弗能应也。)你来说,说说你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哦,你是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这句话的。

10、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麽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楚国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样劝他改正错误呢?是啊,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劝人实实在在。

3、听了大家的解释,老师明白了这则寓言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矛盾。

4、大家真厉害,轻而易举就读懂了这篇文言文。

五、配音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大家看看表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动画,自己试着先配一下。谁愿意来配音?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挑三位同学吧,你为楚人配音,你为买东西的人配音,你就为叙述人配音吧。

第一次配音就这么棒,下去自己好好练练,将来的配音员就非你们莫属了。

掌声送给他们,谢谢他们带我们进入这热闹的集市。

六、背诵积累

学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背诵了呢?谁来试试?真厉害,老师为你点赞。还有谁想试试?巾帼不让须眉呀!会背的请起立,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课本朗读,大家一起来背诵,起——

七、拓展阅读

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古人写的文言文,课下,大家搜集来读读,背背,相信你一定会爱上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