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
1. 而
A.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或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项王按剑而跽。(《鸿门宴》)
(六)表结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七)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八)表比喻,译为“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B.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C.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李贺小传》)
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D.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 乎
A. 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召公谏厉王弭谤》)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召公谏厉王弭谤》)
定乎内外之分。(《逍遥游》)
(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六)表祈使语气,译为“吧”。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B.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
3. 其
A. 用作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又分几种情况:
(一)人称代词。
1. 物主代词,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荆轲刺秦王》)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2. 第三人称,作主语或宾语,应译为“他”“它”“他们”。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疑其有改悔。(《荆轲刺秦王》)
3. 可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自己)”或“我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 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二)指示代词。
1. 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其人居远未来。(《荆轲刺秦王》)
2.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3.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B.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为主谓之间),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在句首时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一)表测度: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二)表反问: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难道 )
(三)表商量: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四)表祈使: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C. 用作连词:
(一)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连用“其”,表疑问性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祭十二郎文》)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 用作语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 焉
A. 代词:
(一)用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何”等。
1. 问处所,译为“哪里”“在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问情况、方法,译为“怎么”“从哪里”。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 问事物,译为“什么”。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4. 问人,译为“谁”。
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公羊传·庄公三十四年》)
(二)用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之”。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三)指示代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召公谏厉王弭谤》)
B. 助词:
(一)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译为“了”或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二)用于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三)用于疑问、反诘、感叹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四)形容词、副词、动词词尾,译为“地”“然”“如……状”。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C. 兼词,译为“于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D. 副词,译为“为什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5. 以
A. 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用”“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手段,方法,可译为“凭借”“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表示标准、身份,可译为“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四)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对象,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荆轲刺秦王》)
(五)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从”、“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B.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四)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于”。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五)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游褒禅山记》)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祭十二郎文》)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七)表示假使,可译为“如果”、“假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C. 动词:
(一)译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译为“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四)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D. 副词。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E. 名词,译为“原因”“缘故”: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花园序》)
F. 助词:
表时间、方位、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6.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语气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用作判断词“是”。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面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A.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五)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引出施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李贺小传》)
(六)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在(等到)……时候”“当……”。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B. 用作语气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何以女为见?(《苏武传》)
C. 用作连词。用于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D. 用作动词,读阳平声: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必以长安君为质。(《触龙说赵太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高中语文古诗词基础知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屈原在《离骚》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5.李白的《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7.《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0.《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1.《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1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6.《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18.《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1.《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2.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3.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4.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25.《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6.《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2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29.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3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31.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3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34.《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35.《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知识
人物形象举例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
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百姓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对大好河山的讴歌。(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诗词整体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作者风格
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韦庄、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雄浑悲壮:屈原 雄健高峻:王安石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类诗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意象
1.什么是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2.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联系: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2)意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事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意象。含义相对凝固的意象,有时候也是典故。
意象
杜鹃鸟 牡丹 西风 舟 西楼 捣衣 饮酒 登高 凭栏 英雄 美人 月亮 鸿雁 梧桐 流水 猿猴 乌鸦 菊花 松、竹、梅 莲 鹧鸪 柳树 蟋蟀 抱柱 问鼎 请缨 折桂 咏絮 吴钩 白云苍狗 莼羹鲈脍 庄周梦蝶 采薇 青眼 烂柯 青鸟 梨园 精卫 泰斗 抱璞 掣肘 献芹 执牛耳 红豆 秦晋 鸡肋 杜康 彭祖 孔方兄 陶朱 祝融 逐鹿 羌笛 琴瑟 连理枝 比翼鸟 长亭 南浦 芳草 芭蕉 冰雪 香草
意象分类
比较忧伤的意象:蟋蟀(促织)、捣衣、梧桐、鹧鸪、乌鸦、芭蕉、猿猴、子规寓意高洁的意象:香草、菊花、梅花、竹、蝉、松柏离情别意的意象:长亭、南浦、古道、杨柳(留)思家思乡的意象:月亮、莼羹鲈脍、双鲤、捣衣、促织、捣衣、鸿雁爱情相思的意象:梅、丝、红豆、莲、秋水、战争军旅的意象:请缨、羌笛、楼兰、投笔、长城、柳营隐居闲适的意象:菊花、东篱、五柳、三径、渔樵、渔父、乌巾、终南山、采薇、东山
语言风格、特色、技法
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②句式选择(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整散结合, 其他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③大量引用古诗词名句,典故(旁征博引, 典雅韵味)④使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老舍,赵树理,贾平凹,何立伟《白色鸟》)⑤叠字叠词,押韵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⑥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准确生动⑦细节描写(动作、外貌、心理等),细腻传神⑧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反语,反讽⑨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运用各类修辞)、平实质朴(贾平凹)、通俗易懂(明白如话_古诗词)、有生活(乡土)气息(活泼生动 老舍,孙犁,贾平凹)、使用方言、口语化(老舍,贾平凹,赵树理)、清新自然(王维,沈从文)、幽默风趣(钱钟书,梁实秋)、富有文采(形象生动传神)(刘亮程)、华美、绮丽浓艳(香艳)(温庭筠,张爱玲,毕淑敏)、典雅庄重(丰子恺)、闲适冲淡(丰子恺,周作人,林语堂)、简洁凝练、含蓄蕴藉(含蓄不显露,李商隐)、豪放(奔放)不羁、沉郁顿挫、富有哲理(周国平)、犀利深刻、调侃戏谑
古代诗歌语言风格
包括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直白、明快(明丽)、洗练、通俗(口语化)、雄奇、绚丽(华美)、含蓄、典雅、俊逸、庄重、风趣、沉郁、奔放(豪放)、沉郁顿挫、含蓄蕴藉、含蓄隽永、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等。一首诗的风格可能包含互相关联的多个方面。
其他的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抒情 议论 说明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 写景抒情 寓情于景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反衬 烘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细节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④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⑤行文结构:线索,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埋伏笔、承上启下。⑥句式组合: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
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自况)、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重章复唱(沓)、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 反语)、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铺垫、伏笔、照应、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动作、肖像、语言、心理、香草美人、点染(、铺陈。
景物描写的相关术语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多角度写景动景和静景 远景与近景 实景与虚景俯视之景与仰视之景多感觉(视、触、听、嗅)写景移步换景 定景换点 定点换景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借景抒情运用对比烘托、拟人、比喻、象征、联想、想象等手法。
景物描写一般的作用
1、交代时节季候、地域风貌,展示时代背景2、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铺垫3、渲染气氛、环境,交代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 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4、推动(预示)故事情节发展5、酝酿情境,揭示主题、主旨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7、结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照应标题)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叙述较少,往往是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叙事与写景相结合,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描写:环境描写:1.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动态和静态 近景与远景 实景与虚景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融情于景 视听嗅结合 绘声绘色(绘形) 色彩映衬)2. 社会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对话),动作(行为),心理,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直接(间接)描写 细节描写;细描与白描概括描写(总体,抽象,轮廓) 具体描写(局部,确切,细致)抒情: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人自比抒情) 也就是说,作者常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某种感情(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反语、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
鉴赏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增强表达的语气和语势。对比(也包括写作手法里的衬托)的作用:通过两类事物的鲜明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某事物……的特征顶针、互文、对偶的作用:节奏鲜明,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难点易混点解析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拟人,拟物(把人当物写,把甲物当乙物写)对比:既是修辞手法,又是写作手法通感:既有感觉的迁移,一般也是比喻的形式。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比喻)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比拟)
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毛主席像太阳。(相似性)对面走了一个红领巾。(相关性)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反问:明知故问,不做回答设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题材分类
送别诗
送别内容一般是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诗歌题目:常有“赠、别、送、饯”等字眼常见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渡口(津)、舟、帆、流水等。常用手法: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怀古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抒情咏怀。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常见手法:用典,对比。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借古讽今,物是人非,怀才不遇,感时伤世,壮怀激烈。
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诗歌内容:可以描摹边地异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表达对穷兵黩武、非正义战争的不满、批判。常见意象:烽火、狼烟、骏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大雁、苍鹰、夕照、大漠等。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杨炯等。
闺怨诗(宫怨诗)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人妇、商人妇、游子妇、劳动妇女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宫怨诗专写宫中的失宠后妃以及宫女的怨情。
田园诗(山水诗)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田园诗和山水诗内容有交叉。谢灵运是最早写山水诗的诗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诗派。代表诗人:东晋的陶渊明,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
讽喻诗
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有“美刺”(歌颂与讽刺)作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干禄诗
也叫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可谓“戴着镣铐的舞蹈”。
题画诗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其它:政治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诗歌题材很丰富,无法一一列举。
诗歌体裁
古体诗
一般又叫古风,依照古诗的作法来写,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诗经》,曹操《观沧海》)、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和七言诗(鲍照的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绝句、律诗格律对仗
一、对仗 ①原则上可以不对仗。比如:《泊秦淮》李商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②如果对仗,1、2句对仗居多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③1和2对仗,3和4对仗的同样有。《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人说,从对仗的角度看,绝句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二、韵脚:押韵是1、2、4压韵(第1句可不押韵),第3句一般不押韵。三、平仄:一般一个整句是仄起平收。三四句一般是仄起平收。
律诗平仄、韵律
一、颔联、颈联严格对仗。二、除首联外,其他三联一般仄起平收。三、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2.4.6.8句),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一般首句不入韵;七律一般首句入韵。四、内容上起承转合:起——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承——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紧紧联系,上下关联,前后呼应转——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到物,或顺势而转合——结尾,结束全文。往往是诗文的精华之所在,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环节。
读懂诗歌的切入点
切入点一 看标题,抓题眼切入点二 看作者,看注释,知人论世切入点三 找诗眼,把握“情感关键词”切入点四 看(典型)意象切入点五 了解常见典故
诗歌的含蓄性
诗贵含蓄。它通常有下面几种形式:一、托物式。诗人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二、借喻式。诗人采用打比方,把本体事物隐去,只留下喻体,让读者通过对喻体的体悟,理解诗人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三、双关式。诗人所使用的词句既有明的一层意思, 也有暗的一层意思, 明的意思是次要的意义, 暗的才是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四、借托式。有些事情或意愿, 诗人不宜正面直说, 往往假借那一件事来说这一件事。五、暗示式。诗人使用春秋笔法, 不直言其意, 字面意义看不出诗人的褒贬态度, 但是字里行间却暗示了诗人褒贬之意。六、象征式。诗人借助象征手法, 来抒写心志, 宣泄情怀。七、典故式。诗人为了达到一种含蓄曲折的表达, 借典故来抒发感情。
炼字与诗眼
炼字
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事物与情感。
诗眼
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是诗眼。
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是诗眼。
分析诗眼时,就注意从整体内容分析诗眼,把炼字和炼意结合起来鉴赏。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对所有妇女的祝福短语2023-08-17 12:57:54
公务员考试科目2023-08-03 00:59:15
清明节的风俗及养生食物2023-08-10 21:32:47
语文考试实用解题技巧总结2023-08-03 13:15:31
高考语文常备知识点总结2023-08-13 10:34:05
中秋节吃月饼有什么寓意2023-08-06 23:28:0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8-11 06:00:18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17 19:27:40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06 09: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