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端午节为什么被称为毒月恶日

更新时间:2023-08-09 10:48:28 来源:高考在线

端午节为什么被称为毒月恶日

自战国起,古代北方人民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更有“不举五月子”的说法,意思是在端午这天出生的婴儿,不能抚养成人,否则会有祸害父母的行为,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意思是说,一年从正月开始,到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月份,在这个月份出生的孩子,阳气过盛,会克父母,成为祸患。

因此,端午节这天,有很多避讳,比如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在这天被父母接回娘家,以躲端午之恶,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滦州志》中,都还有躲端午习俗的记载:

“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可见端午日在中国古代北方,确实是一个让人不得安宁的日子,可为什么原本一个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会被视为恶呢?这得从祛病驱邪说起,而驱邪的本源,则是五毒。

端阳日祛病驱邪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跟驱邪祛病有关。因为在端午日,阳气最盛,很多邪祟都会出来作怪,人们要在这时通过一系列活动,驱赶邪祟,同时,那些蛰伏了冬、春两季的害虫毒物,也会在这时苏醒过来。

挂艾草:

中医认为,艾草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病、还可驱虫,甚至可以辟邪,因此人们在端午时,争相采集艾草,挂在家门口,艾草有十分特殊的清香味,一阵微风吹过,整个家里都飘着艾草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画额:

画额是指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自,一来是借雄黄驱毒、二来是借猛虎镇邪,除额头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涂抹雄黄酒,据我父亲说,在他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都会在手心、脚心、鼻子、耳朵等地方涂上很多雄黄酒,除了驱毒镇邪,还可以祛病延年。

跟雄黄酒有同样功效的,还有蒲酒、朱砂酒等,都是在端午日这天引用或涂抹,起到祛病驱邪的作用,流传甚广。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