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老翁捕虎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17 07:12:50 来源:高考在线

《老翁捕虎》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

重难点 重点 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难点 比较阅读。

一、课前预习案(小组评价)

、资料助读

1、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

2、关于笔记小说: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

《老翁捕虎》译文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旌德县出现了老虎。

不到几个月,傍晚出城的老百姓被老虎吃了十几个。过往的客商有几拨因为贪图赶路,黎明时分也被老虎伤了许多人。当时,纪晓岚的一个同族哥哥任知县,曾几次招集本地的猎户搜寻老虎,结果,猎户也被吃了几人。一时间,全城的人惶惶不安,平时吃的菜、盐、油、米等生活必需品都开始缺货了。 无奈之际,当地一个人建议:“咱们去请徽州的唐打猎吧!除非他来了,不能消弭这场祸患!”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就问:“唐打猎是什么人?有这本事么?” 那人说:“肯定行!”说着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明代,徽州(现在的安徽歙县。)有一个姓唐的人,刚刚结婚不几天,一天进山被老虎吃了。他的老婆很伤心,孩子生了后,专门向天祷告:“你长大后,如果不能杀虎,就不是我的儿子!后代子孙如果不能杀虎,也都不能算是我的子孙!”这孩子长大后,四处拜求名师,终于练就了猎虎绝技。从此后,唐氏世世代代都以擅长猎虎绝技,闻名当地。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听后,与众人商议,很多人都知道唐打猎,赞同这个建议。于是,第二天,衙门里便派人带着礼金专程去请唐打猎。

过了几天,派去的人回来了,说:“唐家专门挑选了两位技艺最好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到。”到了之后,众人一看,却很是失望。原来唐家派来的是这么两个人:一个身形瘦小的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说话的时候还不时咯咯咳嗽,似乎随时都可能摔倒地上,再也起不来;另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儿,看样子根本没有力气。 众人无法可想,唐家既然派了人来跑了这么远的路,那就先安顿下吧。 这时,老翁忽然走上前来,半跪说:“不必忙乎。听说那只老虎在离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先去把它抓回来,再吃饭不迟!”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客气了几句,派人领着他们去寻找老虎呆的地方。 时值正午。县衙来的人领到山谷口,就不敢再往里边走了。老翁一看,微微一笑:“有我在,你们还怕什么?”众人只好硬着头皮再往前走。走到峡谷深处,已经有几个人浑身哆嗦,不愿再走了。老翁看看大男孩儿,说:“看情形,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 大男孩儿张口模仿老虎的啸声,声震林木,落叶纷纷。不一会儿,老虎果然从林中出来。众人吓得纷纷后退,大男孩儿也退后十几步,然后远远站定。留下老翁站在原地。

老虎发觉眼前有人,停了停,猛然径直向老翁扑来! 老翁手里攥着一把长约八,九寸、宽四五寸的短小斧头,觑定扑来的老虎,奋起右臂,屹立不动。老虎半空里扑到,老翁侧头避过虎势。眨眼间,老虎从头顶越过,落地已经血流一片,颤动几下,就不动了。 众人跑来,确信老虎真的死掉了,纷纷去看。

这才发现:老虎的身子,从下颌、肚子到尾巴,一条长长的裂痕,早让老翁的斧头破成了两片! 此时,众人才发觉老翁不是凡人,纷纷上前施礼请教。老翁说自己为了这一招,光臂力就练了十年。别人用扫帚在他的眼前挥过,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他的胳膊平举时,可以让几个壮汉向下拉,壮汉们悬着身子使劲晃,老翁的胳膊却一动不动。 这是清代大文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的一件故事。顷刻之间,一头罕见的猛虎就死在一位年迈的老翁手里,使人对唐打猎的绝技不能不倍加赞叹。关键是最后作者又补叙了老翁绝技的由来,从而不仅使故事令人信服,也由此展示了一条哲理:世上的事儿,都是“功到自然成”,唐打猎的杀虎绝技也同样来之不易。这篇故事末尾还有一段话,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写道:《庄子》说,技术高超的人能够让众人佩服,天生神巧的人也不敢经过他的家门,因为无法超过他。其实,现存《庄子》里并没有这句话,大概是作者为了行文有信,杜撰出来的。但是道理很明白,任何绝技都是经过苦练才能成功。作者说,他的一位朋友嗣彪,黑灯瞎火捉笔写条幅,和白天灯下写一样;还有康熙年间的励文恪,将纸张剪成一百片,每片书写一个字,然后对着太阳,将几十片叠映,字体没有丝毫出入。这都是熟能生巧的例子,决不是另有什么诈巧。 其实,作者自己的渊博也是这么练出来的。他做官做到副宰相,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修,本身就曾经苦读思考,才能成就一代文豪的。

《阅微草堂笔记》实在是魏晋以来,志怪笔记的佳篇。叙述简净,说理透彻,语言平易,鲁迅就认为此书“隽思妙语,时足解颐,”而且“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人.《你自己选取你要的一部分》

《老翁捕虎》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与导入

师:同学们好!看着大家热情洋溢的笑脸和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我知道,大家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孩子。现在,我想现场采访一下(走进学生,俯下身子,询问2—3名学生)

师:(示意生1站起)告诉大家,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1:当老师……

师:(笑)老师好啊,将来我们是同行啊。那怎么实现你的理想啊?

生1:好好学习。

师:愿你通过你的努力早日实现梦想。(笑对生2)你呢?

生2:我想当歌星。(师生笑)

师:好啊,怎么实现?

生2:坚持天天练歌。

师:贵在坚持,你一定会梦想成真!

生3:(主动站起)老师,我最近的理想就是考个好成绩。

众生:我也是(这时有许多同学高举双手想发表意见)

师:(示意学生坐好,出示幻灯片:你想梦想成真吗?)

师:大家想梦想成真吗?那么,怎么才能实现梦想呢?也许学了今天这节课,你会受到些许启发!

师出示课题《老翁捕虎》和作者简介

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教学目标

(二)独学及成果展示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在解决不了的字词上画上问号。

生:朗读课文

师:有请生4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指正其在朗读时的错误。

生4:读

生5:“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的旌jīng他读作为JIN了。

生6:还有第四行“时咯咯作嗽”中的咯kǎ,他读作KE了。

师:这两个同学听的很认真,不错。送点掌声好不好。(掌声响起)下面有请生7同学朗读第二段,大家认真听读。

生7:朗读第二段

生8:(举手)“悬身下缒不能动”缒应读四声。老师,我能读一下第三段么?

师:当然可以,大家掌声鼓励。

生8:朗读第三段(热烈的掌声)

师:生8确实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同学们在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像生8一样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下面我为大家范读一下第二段,大家在听读时注意正音,并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

(三)对学及成果展示

师:(出示幻灯片)

1.解决“独学”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

2. 互相口头翻译课文,指出搭档在翻译时出现的错误

3.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学生声音渐息)

师:现在,哪个同学如有疑问请举手

生:“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应怎么翻译

生:一定要聘徽州的唐打猎,才能除掉这个祸患。

师: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你这样翻译在意思上是可以的,还能不能翻译的更准确一点。

生:如果不聘来徽州的唐打猎,就不能除掉这个祸患。(掌声)

师:在翻译时,注意遵循这样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生:“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怎么理解?

生:技艺熟练能使技艺超群的人们佩服,能工巧匠也不敢在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

师:这句话一定要注意“习”的含义。还有不懂得语句么?

生:“乃遣吏持币往。”什么意思?

生:于是派了一个小官吏带着礼物前去(请唐打猎)

师:这位同学翻译的非常准确,能够把省略的内容添加上。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下老翁捕虎的故事。

生:(几乎是在翻译课文)

师:讲故事要力求简洁,抓住事件的主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哪位同学再来讲一下。

生:……

师:太棒了,掌声在哪里?(掌声响起)下面我们来自我检测一下(出示幻灯片)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旌德县 咯咯 颔下 下缒 嗣彪 谬巧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老翁哂曰 (2)老翁顾童子曰

(3)习伏众神 (4)老翁手一短柄斧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2)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四)群学及成果展示

师出示幻灯片:

1. 找出你认为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2.文末引用史嗣彪与励文恪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如果你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师为学生分组并指导讨论

(生纷纷举手)

师示意第一小组代表回答

代表1:我们认为第二自然段中“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可以作为文章主旨句。因为这句话是在老翁捕虎故事叙述完整后作者引用《庄子》的话,意在阐述熟能生巧的道理。

(其他小组小手林立,大喊不同意)

师:看来你们小组的看法有点问题,第二小组说一下你们的观点。

代表2:我们认为第三段“均习而已矣,非别有谬巧也”时主旨句。因为这句话出现在全文之后,是作者在老翁捕虎故事之后又引用了史嗣彪与励文恪公的事例,他们的技艺都是通过“习”获得的,都是熟能生巧。

师:(板书“习”)还有没有不同意见?同意二小组的同学请举手(全体举手)

师:其实第一小组的看法也是正确的,他们的答案也是合情合理的,也可以作为文章的主旨句。让我们也把掌声送给他们。(掌声)哪个小组来回答下一个问题。

代表3:作者引用史嗣彪、励文恪的事意在揭示捕虎者身怀绝技的原因,进一步说明熟能生巧、练能生巧的道理。

师:很好,掌声鼓励。现在,如果你对文章还有其他的疑问请提出来

生:老翁为什么不在老虎熟睡之时杀死它,为何还要叫醒它?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深度。哪个同学能够为他解决?

生:为了增加悬念,让人好奇。

师:目的何在,仅仅让人好奇吗?

生:目的是在于突出老翁的高超的捕虎技艺。

生:还有他的自信和从容。

(五)拓展提升

师:(出示幻灯片)

结合从课文中明白的道理,试用一段话说说自己今后在学习方面的打算

提示:学习了这节课,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将会 (怎么做) .

生:学习了这节课,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将会加倍努力学习,对学过的知识反复复习,大量做习题。

生:学了这节课,我明白了要想梦想成真,就一定要勤奋刻苦,因为老翁告诉我“天才出自勤奋”。

生:我懂得了在学习上一定要下苦功,因为老翁告诉我们“功到自然成”。

生:我还明白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要以貌取人。

生:从老翁身上我懂得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像老翁一样勤学苦练。

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我们的梦想早日成真,请切记老翁给我们的启示!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