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初一语文上学期教案模板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6 17:53:36 来源:高考在线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作者,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想一想,哪些句段让你最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骄傲。)

三、精读课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借古诗文来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并由此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时的心情,从而突出他的坚强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三)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炼,铿锵有力。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言的表现力。(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例如,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作者用了四个短句分段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表现力强。)

(四)作者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有自己的气质和品格。)

(五)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黄河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

2.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3.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

2.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最后再通过拓展学习,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播放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学法指导: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一些流行歌曲,我们非常喜欢像《老鼠爱大米》,但有一些老歌,虽年代久远,却富有生命力。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今天,咱们就一起学这样一首老歌《黄》,打开课本256页。

二、黄河本事知多少

说到黄河,我想咱们先回顾一下有关黄河的地理、发源等知识。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

出示黄河咆哮奔腾的动画看了图片,你能从诗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词语吗?

三、了解背景通文意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四、诗海畅游读为先

诗海畅游读为先,而要读好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找出错误的读音。

山巅diǎn、哺pǔ育、澎pén湃、狂澜lán赞zhàn歌、发源yuán、屏嶂zhàng、浊zú流、滋zī长、气魄pò、劈pì成、宛wǎn转

诵读指导: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这首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者,予以鼓励。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A、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B、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C、注意适当的停顿、语速。

(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组合,予以鼓励。

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朗诵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感知品析作评点

(一)自主质疑:(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活动:思考交流)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启示):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3、歌词中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

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解答。]

(活动:从上述问题入手,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课堂反馈:

1、找出文中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独特特征词语:。

2、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是。

3、诗歌最后两句采用_____修辞方法,起_____作用,表达了__________。

4、诗歌最后一段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原因是。

澎湃、狂澜、宛转、屏障等词语的含义。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这是一个喑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诗中类似于此的比喻还有两个″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结束语: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全班朗读)

六、拓展创新乐无限

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感悟黄河》小报,在班内展评。欣赏《黄河大合唱》。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文章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民族生命前行进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教学时既要交代作品创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舞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本文反复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鲜明生动;行文沉稳,文笔恣肆,通篇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激情;遣词造句,朴实庄重,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锻炼运用祖国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重点字词积累与运用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谈话法、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 共鸣,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

2、 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激情入境:播放国歌,激发学生情感。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人瞩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艰难险阻、坎坷不平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无数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雄健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走近作者: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李大钊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在年轻时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共成立后,他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

3、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于迷惘之中。中华民族处于“艰难的国运”中,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人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

二、检查预习:

1、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并任选三个词连词成段。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

明确:节奏鲜明、语调明快、雄健、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

明确: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态度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②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民族生命的进程有平坦,有曲折,形象而有说服力)

③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用旅途生活来说明冲破崎岖险阻会产生“奇趣横生”的美趣,生动、贴切而有感染力)

④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感受到壮美的趣味。(强调雄健的精神作用)

⑤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号召我们发扬“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在其中体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2、分组讨论问题:

①提问:“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明确:“雄健的精神”指的是民族精神,联系文中“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提问: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明确:文章中多次出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后才感悟到的趣味,它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

③提问:选取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谈谈理由。

生1:长江大河,有时流到……,有时流到……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生2: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有时是……

④提问: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为鲜明、生动、具体。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两者有相似之处)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生命的前进(两者有相似之处)

⑤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

明确: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回环曲折、崎岖险阻——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

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山峡——中华民族前进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上述类比比喻,为阐明主旨作了有力铺陈。而层层推进的比喻更显得形象具体、有气势。

⑥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揭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明确: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四、研读课文:

1、学法点拨品味语言的三种途径,反复朗读、比较异同、探究疑点。

2、试着把本课的标题解读一下,抓住关键词:艰难、雄健

①反复朗读,品味关键词语和写法

a. 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

明确:艰难:ⅰ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ⅱ国运:处境艰难。

雄健:ⅰ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ⅱ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b.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写法比喻说理。

②课文品读、比较异同:

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

⑵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⑶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③探究疑点,课题中两个短语的顺序颠倒一下,会不会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明确: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四、总结拓展:

1、归纳主旨: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号召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充满自信,毫不气馁得“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将“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在艰难困苦中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壮豪迈,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拓展应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把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信念而逝去的壮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

创新表达(作业):今天,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现实生活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提示: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直前。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4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 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

1. 向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驱者学习,落实到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或面对困难),仍充满必胜的信念:站得高看得远;爱得深看得清。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H版教材单元编排的特点,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3. 初步品味语言。(1)关键词语的品味。(2)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和题解,默读朗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下列问题:

1 课文共分五段,各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步骤:

一. 由题解及作者简介等导入新课

(一) 板书课题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提问

1 几个词(7)

2 几个虚词(2助1连)

3 几个实词(2形2名)

4 何种短语(并列)

5结构分析(见图:框式图解法)

(二) 猜猜H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开卷第一篇编者意图

参考答案:

1 缅怀先烈

2 激励奋进(艰难的求学之路与雄健的求学精神)

3 品味语言(早期党务工作者都擅长演讲宣传,如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斯大林,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大钊亦如是)

李大钊生平介绍:李大钊同志,字守常,一八_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

这里录一首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绝》以志纪念: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

听写练习(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铭记一段李大钊的话语: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三年前,我执教此篇时正是李大钊就义七十年祭,当时我说,为理想献身的必是勇士,我的叔伯父(宜兴官村人)也是殉道者中的一个,当时他任中共苏维埃团中央书记。让我们再次带着对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驱者的崇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分段,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2.由学生分段读并归纳各段大意。

课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1总领全文,揭示题意,点明主旨。

2 自然现象

3从人生道路三个方面具体形象地阐发了险峻环境与雄健精神的关系。

4 民族史路

5用扬子江、黄河精神高度概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战斗风貌,号召民众以雄健精神,用顽强斗争创造未来。

三.分组轮读后,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相互讨论,要求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1) 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2) 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 掌握品味语言的第一环节: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国运艰难程度。(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

2.讨论归纳。

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

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四.分组轮读后,思考“雄健的国民”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第一节第四节都提到“雄健的精神”,但具体展开则在第五节第三句和第四句中,据此是否可以看出“雄健的国民”应具备的品质呢?

2.学生寻找关键词语

“高唱”——主动(被动)、积极(无奈):雄健的国民是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的。

“悲壮”——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奋进本身就是壮烈的。正如李大钊所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走过”——不用“要走”、“将走”,也不是“走着”,而是面对艰难险阻满怀斗争信念,一定要走过这一段困苦的路,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是第三句中显示出的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第四句中显示出的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请问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雄健的国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参考答案:“趣味”,有情趣,有意味,有意义。既然是环境艰难险恶困苦,为什么还会觉得“有趣味”?而且是“最”有趣味?这当然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正是我们(学习上的苦行僧们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向先驱者学习的要点所在——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仍充满必胜的信念!

五.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

个别朗读。

齐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了解教材编排特点,了解语言品味的途径。

教学步骤:

一. 领会单元阅读提示要领。

可能同学们已经发现这册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 课文的编排不像过去那样以文章的体裁归类,而是一种新的面孔,如我们的第一册安排有三个板块——

语言的品味

思路的探究

主旨的把握

从语言角度来看,有现代文,也有文言文。

(二)是在每个单元前都写有一段说明——“单元阅读提示”。它的作用一是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中心目标,二是告诉我们从哪几

个角度入手去实现这个目标。

请学生朗读“单元阅读提示”。(同时请准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提示”每一段意思。)

1. 什么是语言的品味

2. 品味语言的几个角度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譬如“崎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 “走过”:“要走”“将走”“走着”同义词的辨析)

3. 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途径)。(譬如“反复朗读”)

可以这样简单概括“提示”的三段话: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样

二. 解决思考和练习第四题

查字典,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境地(选择同义词)

2.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很艰难险阻的境界。进程(近义词)境况,情况

3.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常常高低不平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处境困难

5.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

走远路的人

6.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阻止,抑制

三. 重温品味语言的三种途径

反复朗读

比较异同

探究疑点

1.回答一/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换一种提问“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答: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

2.在理解了“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具体含义之后,是不是再深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点名这两者的具体含义,而要先从长江大河,旅途上的征人写起,直到课文最后两节才加以说明?

长江大河,有时流到……,有时流到……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前后两者有相似之处)

旅途上的征人,有时是……,有时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前后两者有相似处)

上述接连类比比喻之后,为下文进入题旨作了有力铺陈。而层层推进的比喻推理则显得形象具体也更有气势。

3.由以上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得深透多了。但从语言品味角度入手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体会作者的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练习二:“艰难”与“雄健”的意思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举例说说它们的丰富内涵在各段中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的。

(1)国运的艰难程度究竟如何?

第一段“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客观判断,侧重在“不平坦”)

第二段“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逼狭”很特殊,“逼”有四个义项①逼迫②强索③迫近④狭窄、局促。结合课文具体语境,

应取④,在这里有到了十分险峻的地步,几乎无路可走了)“回环曲折” “险峻”

第三段“崎岖险路”、“崎岖的境界”

第四段“崎岖险阻”

第五段“艰难境界”、“崎岖险阻的道路”、“艰难的国运”

(2)“雄健”精神是由以下一些词语来表现的——

第一段“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此处“全”与上一句不一样,它强调的是无一例外,含有“必须依靠”的意思。“冲”是雄健精神的一种标志,面对艰难,面对险峻,面对崎岖,没有“冲动”——这种雄健的精神,是过不了关的。

第二段“浩浩荡荡”“宽阔”“一泻千里”

第三段“坦荡平原”“老于旅途的人……”(“老”字义项有17中之多,此取“经常”、“往往”讲。这样就突出了不安于现状,甘为国家民族奋斗的精神)

“愈……愈”(层进关系,点出了征人即老于旅途的人的人生境界)

“美趣”“奇趣”(充分显示了先驱者非同寻常的审美观念)

第四段“奇绝壮绝”“壮美的趣味”

第五段“浩浩荡荡”“浊流滚滚” “一泻千里”“高唱”“最有趣味”

四. 反复朗读课文,力求把文中磅礴的语势体现出来。

五. 回家作业(讨论一下) 完成练习三:课文末了三段强调了一个“趣”字,如“冒险的美趣”、“壮美的趣味”、“最有趣味的事”。这些词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 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 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 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 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_“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_“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_“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_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最后一课

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_"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_课后练习二:

1、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 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3、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峰。

语言描写:……

_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_"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_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形成板书:

情节人物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疑惑、诧异线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难受、懊悔索思索、内疚

下课(高 潮和结局)悲愤、懂事沉思、悲愤

心理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 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4、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5、拓展阅读:

(1)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略)

6、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教后记: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这时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很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