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律诗五首》教案
《客至》
一、 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我们学过的《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一诗中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二、 解题:
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过去的注解者认为,称“宾”有“敬之之意”,而称“客”有“亲之之意”,此说有理。证明是,一年前也就是草堂刚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后者以《宾至》为题(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的区别。而《客至》这首诗题下作者还有注解:“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三、 内容层次: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中忽有朋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后一层写诗人在仓促中只能以简易的酒菜待客,然欲呼邻翁来陪饮,以尽宾主之欢,表现了诚朴、率真的态度,可见双方交情之深。
四、 鉴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一、二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环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天江水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淼、茫茫一片的感觉。“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吗?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巧妙的作了铺垫。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的意思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的意思。
盘飨Xiǎng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ēi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转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分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酒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意,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跃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的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旅夜书怀》
一、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挟家人自阆Làng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府。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杜甫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现在的乐山、宜宾、重庆、忠州,于九月到达现在的四川的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此途中写的。这一年他已经53岁,并一直患有肺病和风湿,不时发作。早在两年前安史之乱初平时,他就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的漂泊何时是尽头。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内容层次
这首诗前一层写一个月夜,小船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诗人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不禁心潮澎湃,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后一层先将自己的文名和官运作了一番比较,然后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给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注:在 这首诗中白鸥是漂泊无定的可怜物。)
三、鉴赏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树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此时的杜甫迫于无奈离开成都,处在凄苦无依的境地,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此处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景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样寂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簸无依的凄怆心情。这种写法叫做“以乐景写哀情”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诗的后半是“书怀”。颈联是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甚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不是因为他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最后这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可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四、 抒情方式的特色:1.寓情于景; 2.直抒胸臆。
《咏怀古迹》(其三)
一、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从现在的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唱片。《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一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二、结构
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前一层“群山”二句点名咏歌的对象;“一去”二句概括介绍叙述昭君一生,有怜其远嫁之意。后一层“画图” 二句属于用典,借汉元帝后悔之情写昭君之怨,“千载”二句是全诗的高潮,点名昭君之“怨”。
三、鉴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昭君村在现在的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夔州的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让人自然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一个“连”字就突显了出塞之景。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这里的“黄昏”指的是空间上的,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暮草常青的“青冢”不了,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这两句紧承上联,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的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来摆布。“省识”是略识的意思,说汉元帝从图画中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承前第四句,写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然骨留青冢,灵魂还会在月夜回到生养她的父母之邦。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前面已反复说明昭君的“恨”中含有“怨”,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怀念故土的怨恨幽思。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是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离故乡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但是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四、艺术特色
1. 通过塑造昭君的动人形象来抒情。
2. 寄情于情,借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
《阁夜》
一、背景
这首诗是前一首的同期之作,此时的杜甫寓居在夔州西阁。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旧忆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二、鉴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学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得感慨万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紧承第二句的“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经在抓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戈未息、战争频繁的气息自然就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弘。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这两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争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夫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意即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这两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城,而引出无限感慨。“跃马”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漫”意即任便。这两句说,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化为尘土了,现实生活中,征戍、战乱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的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痛苦。
三、艺术特色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作品。它不仅章法严密,其起、承、转、合无不自然合理,而且气象雄浑,把天地、古今、人事、物理全都说到了,也鲜明地体现了杜诗的沉郁风格,耐人寻味。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三年(768)冬天,杜甫从现在的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创作了这首诗。
诗的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乘,章法分明。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昔”当指诗人的年轻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是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图画: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境况;再说,从洞庭湖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境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杜甫律诗五首》能力训练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花径j@ng 蓬门p6ng 盘飧s&n 雪霁j@
B.省识sh!ng 戎马r$ng 旧醅p5i 朔漠s)
C.危樯qi2ng 短景y!ng 阏氏zh9 万壑h8
D.青冢zh%ng 渔樵qi2o 坼裂ch8 涕泗s@
2.书写无误的一句是
[ ]
A.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
B.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盘飨市远无兼味,斟酒家贫只旧醅。
3.对本课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至》: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指房子简陋);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B.《咏怀故迹》:作胡语(弹奏出胡人的乐曲);曲中论(在乐曲中倾诉。论,诉说)
C.《阁夜》:短景(日照时间短。景同“影”,日光。);音书(亲朋间的慰藉)
D.《旅夜书怀》;危樯(岌岌可危的桅杆);月涌(月亮徐徐上升的样子)
4.依照现代汉语语法,律诗词序调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
C.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寒宵霜雪霁。
D.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闻战伐千家野哭,数处渔樵起夷歌。
5.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见群鸥日日飞:古人以鸥鸟作隐士的伴侣,“但见”的弦外之音是群鸥固然可爱,仅此则未免单调,表达闲逸的村居生活的寂寞,为喜客之情铺垫。
B.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早就听人说过洞庭湖的美景,今日终于如愿以偿,登临其上。“昔闻”“今上”表现出诗人初次登临的喜悦之情。
C.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烘托王昭君,有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既表现出诗人对千古奇女王昭君的敬重,又突出了昭君命运的悲剧性。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前一句含蓄的批判了封建君王的荒淫昏庸,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后一句表现昭君对故国的思念,“空归”二字,寄寓无限同情。
6.对诗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对比、对偶)
B.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比喻、设问)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比喻、借代、对偶)
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反语、对偶)
7.近体诗以首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指出本课正格和偏格各是哪几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的律诗首尾两联也常用对仗,试分别指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纵横
阅读《旅夜书怀》,完成9—13题。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9.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危樯独夜舟”的现代词序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内容和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本诗为例,说说杜甫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律诗五首》解题指导
一 完成下面的练习后,背诵这五首律诗。
1.近体诗以首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
这五首诗中,
属于正格的有:________
属于偏格的有:________
2.杜甫的律诗首尾两联也常用对仗。这五首诗中,
首联用对仗的有:________
尾联用对仗的有:________
3.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试归纳下面几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律诗章法的严密。
例《客至》:前一层叙客人到来;后一层叙以酒相待。
(1)《旅夜书怀》:________
(2)《咏怀古迹》(其三):________
(3)《阁夜》:________
(4)《登岳阳楼》:________
设题目的是将复习押韵、对仗、章法的常识跟练习背诵结合在一起,既要巩固旧知识,又要加快记诵的速度,是为一举两得。应注意的是,第3小题归纳层次大意须以整体感知为基础,为分层而分层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答案:
1.属正格的有《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属偏格的有《咏怀古迹(其三)》。
2.首联用对仗的有《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尾联用对仗的有《阁夜》。
3.(1)《旅夜书怀》:前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2)《咏怀古迹(其三)》:前一层写昭君出生地和远嫁异国;后一层写昭君怨情。(3)《阁夜》:前一层写阁夜景象;后一层抒发伤时感世之情。(4)《登岳阳楼》:前一层写登楼及洞庭景观;后一层抒发忧国之情。
二 完成下面的练习,体会杜诗的沉郁风格。
1.在《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三首诗中,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身世凄凉之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任选一首做一点具体分析。
2.下面的诗句写出了怎样的自然景象?任选一联说说你的感受。
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的风格问题过去没有提过,但学过本单元后学生对李白和杜甫诗风的不同必定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适当的点拨,学生就可以对这个问题产生初步的认识,这是设题的意图。但风格问题毕竟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道练习题只能就其中某一点来进行设计,涵盖的面越小越好,所以这道题只涉及杜诗的沉郁风格,而且专就内容说风格,不谈诗的形式(例如杜诗的章法和语言)。学生能否答好此题,关键是要看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程度。
答案要点:
1.例如《阁夜》中,以“鼓角”“野哭”写乱世之音,以星影“动摇”暗写乱世之象,都寄托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在这样的景况下,他独处天涯,远方亲友,音信全无,这自然又勾起了身世凄凉之感,然亦无可奈何,只能“强移栖息一枝安”而已。详见“鉴赏要点”。
2.例如“星垂”一联,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此联虽是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
三 完成下面的练习,体会杜诗的多种风格。
1.《客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的风格同你过去学过的哪一首杜诗比较相似?
△2.《咏怀古迹》(其三)被誉为咏昭君诗中的绝唱,试与下面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客至》和《咏怀古迹(其三)》在这五首诗中风格显得特殊一些,所以单设一题,目的是初步了解杜诗风格的多样性。为降低答题的难度,采用了用具体作品相互比较的方式。
参考答案:
1.第一问:表达了诗人亲切而又轻快的感情。
第二问:《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2.白诗明快浅显,立意巧妙,先说昭君为胡地风沙所困,已变得憔悴,但不愿让汉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跟白诗相比,杜诗深沉得多。杜诗好就好在有沉郁一面(就内容而言),又有绵丽一面,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500字范文10篇2023-08-05 00:06:59
开幕式主持词精简串词范文五篇2023-08-14 05:07:39
关于百灵鸟饲养知识有哪些2023-08-03 16:43:46
后赤壁赋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8-16 06:38:16
论雅俗共赏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优秀教案2023-08-16 20:07:16
论雅俗共赏高三上册语文优秀教案2023-08-07 10:31:13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8-11 06:00:18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8-17 19:27:40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8-06 09: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