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01 18:16:55 来源:高考在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2021范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可以以连线方式表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解释课文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练习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

(3)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

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学习收获。

(3)质疑:还有什么不懂之处?

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按卡片连词背诵。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并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

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

学生当小诗人,加动作或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的目的。

4、赛诗会。

(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两首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富有感情。

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2021范文2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2021范文3

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图片,如祭祖,下雨绵绵的场景,行人匆匆的等等。

准备一首轻音乐,略带忧伤的。

开场: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清明》来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2021范文4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6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

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5、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摘抄好词佳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2021范文5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抓住事物主要特点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佛、晕”的两种读音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还有印象吗?回顾课文内容并板书:外形为春光增添生机 飞行 停歇

3、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描写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怎样描写燕子特点的呢?(抓燕子独有的外形特点,从部分到整体)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写法

1、师:《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之所以能够这样经久不衰地受到读者的喜爱,你们知道原因吗?(抓住特点,描写准确)让我们走进第二小节,再来感受一下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2、走进第2小节,交流“抓住事物特点”的描写。

交流出示:“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师:读一读,看看作者从哪里找到了春天?(相机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3、师:雨是什么雨?风是什么风?柳是什么柳?草是什么草?叶是什么叶?花是什么花?强化感受景物的特点。

4、师:再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农产品从四面八方赶到一个集市上去卖)。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引导整体感知,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这种拟人化的描写所表达的效果。

写出了花、草、叶怎样的心情呢?(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想去装扮春天)

5、指导朗读

6、过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来写,把春天写得格外美丽。小燕子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怎样赞叹呢?小燕子( )地说:“这真是一个( )的春天呀!”

7、春天已经被花草树木装扮得五彩缤纷了,那小燕子兴致勃勃地赶来,又为春天做了什么呢?(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品燕子飞行、停歇时的特点

1、师过渡:刚才从第二小节的学习中,我们又一次体会了作者郑振铎老先生在描写的时候,处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接下来,请你们自学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郑老先生又分别写出了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什么特点呢?拿起笔做好批注。

2、给足自学时间三分钟,然后交流反馈。

预设:

1、飞行动态美:

(1)速度快。

(出示句子)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点拨:“掠过、一转眼”都让我们感受到燕子飞行速度很快。

“斜着身子”写出了燕子飞行姿态很优美,飞行时的轻快灵活。

“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欢快的心情。

指名读,读出燕子的快乐和灵活。

(2)轻巧。

出示句子:

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用双手做燕子张开翅膀的样子,用讲台做湖面,做演示,理解“横掠和沾”的意思。

你看,燕子快乐地在天空中,在稻田上,在柳树下,在湖面上飞行,它还会飞翔在什么地方,怎样飞行呢?

同桌互说——交流

朗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2、停歇静态美

出示: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里的五线谱和音符各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出示五线谱)图文结合,突破难点,让学生谈谈相似在哪里?

这句话中有个字用得很特别,为什么说是“几痕细线”而不用几根?(这是在远看,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

这些燕子谱成的春天的赞歌会唱些什么呢?

四、关注写法,迁移运用

1、师: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也感受了郑振铎老先生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抓住特点描写了燕子。所以说,抓住动物的特点是我们写好小动物文章的好方法!

2、迁移运用

练笔单子:借助课文插图,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春天描写得更美丽一些。试试吧!

五、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