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13 05:14:29 来源:高考在线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的愿望。诗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教学时,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美好愿望不容易理解,我要在课堂的叫许饿中多注重引导,及时点拨,发现学生思想活动的状态,更好的突破叫许饿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许多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要领悟学生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扎实的做好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认的5个生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的训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4.学习背诵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六一就要到了,有一些好朋友在一间漂亮的房子里庆祝节日,看……

课件演示:有一群不同颜色的眼睛,不同颜色头发的孩子在一起联欢。

猜猜他们从哪里来?那里什么样?(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自己的联想。)

课件演示:猜到哪个小朋友,放大头像并注明来自国家。

2.他们有的来自富有的国家,也有的来自贫穷的国家,但是他们今天都平等的相聚在一起联欢,是多么的高兴!他们要和你们一起庆祝节日,你们愿意吗?

3.无论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平等的,都是祖国的花朵。今天,你们欢聚在一起,就是全世界最美的花束。(板书课题)

课件岩石:土中小朋友变成一朵朵花,扎成一束。

4.你能把“最美”的换个词语,使意思不变?

[设计意图:从色彩图示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鲜明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暗示不同皮肤不同种族的孩子们都是平等的就像最美的花束。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联想空间,有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同义词的训练,使学生不断积累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小组内读文

在小组内解决不认识的字,把新发现告诉小组同学。(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新字)

想想最美的花束是什么?(学生会联想到课件的演示,找到答案)

2.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冠”字

[设计意图:学生在组内交流中相互学习,优补差,从而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由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全文,找找哪节的内容有联系。

2.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所得。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把文章的结构,从这项练习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也能初步把握文章脉络。]

3.找到你喜欢的地方,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喜欢的原因,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连好习惯,自由表达也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自我组织语言的能力,达到畅所欲言的目的]

4.根据学生汇报不同部分,相应进行课文的理解,并引导读。

(1)汇报读第一部分(1、2小节)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理解:“?”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比喻句:把人们的眼睛比作星星亮晶晶。

训练:星星——亮晶晶太阳——()()——()

用“…像…一样…”说一句话。

(2)汇报读第二部分(3、4小节)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理解:花冠用来比喻什么?

花的颜色有深有浅什么意思?

“各色各样的花,开满可爱的花园”怎样理解?

课件演示:照样子:各色各样——各()各()

试着按课文说一说:你的(),他的(),不管(),都是()。

背诵指导:记注重点词语和他们的大致顺序背诵会轻松一点!

[设计意图:问题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逐步理解课文铺好阶梯,培养学生连续思维的能力。]

(3)汇报读第三部分(5小节)并说明喜欢原因。

理解:比喻句:把孩子比作鲜花和花束。

孩子们是谁?课文中的你我他是谁?

作者为什么把这么多不同颜色眼睛和头发的孩子们比作花束?

作者有什么愿望?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认知,不断的升华。]

(4)小结:今天,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小朋友团结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把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上的所有孩子们都是平等的,理解作者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思维扩展

假如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或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回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道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提高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2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画表格;

(2)出练习;

(3)提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

(5)(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3

《卧薪尝胆》教案

教学要求:

1、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干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和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请把语文书翻开到135页。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昼,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身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协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白昼,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身不忘兵败会稽的羞耻。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身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方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示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_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身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身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兵败求和转弱为强

(受尽屈辱)(灭掉吴国)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4

《金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领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一、梦想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而萨文河畔就是一个令这些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让我们也到那儿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1——2节,看看你能从中读到什么。

2、读了这两节,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4、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品读感悟

1、那么彼得最后实现他的梦想了吗?

请大家快速读一读3——7节,找一找。

2、谁来说一说?

(1)请大家一起把第7节读一遍。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品读第7节:

你觉得彼得的梦想是什么?

“骄傲”可以换成什么词?“不无骄傲”是骄傲还是不骄傲?

你能用“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语气把彼得的话读一读吗?

3、那么彼得是怎样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4、请大家先大声朗读3——6节,再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

5、看到雨后“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6、想到这些,彼得是如何做的呢?

请大家齐读第6节。

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插图,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

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

经过辛勤劳动,现在花圃里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想象一下,用几句话说一说。

7、这么多美丽娇艳的鲜花,喜欢的人当然很多,所以彼得的生意异常火爆。他终于成功了,实现了发财致富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8、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现在你明白彼得所说得真金是什么了吗?

四、谈启发深化感悟

1、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2、大家这节课的表现真棒,老师准备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设计5

《青蛙的眼睛》: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制成了“电子蛙眼”,知道“电子蛙眼”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拓展学生的学

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的眼睛》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当小科学家研究了青蛙眼睛的特点,谁来把你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说一说?

2、哪位小科学家还能用不同的说法来说吗?

3、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你对青蛙眼睛的特点一定更加了解了,我们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近的东西却很迟钝。)

4、同学们现在还想对科学家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这些小科学家,你们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呀?)

5、过渡语:噢,我明白了,科学家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在地球上,动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动植物身上有许多特殊的本领,是我们人类所不及的。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对于“电子蛙眼”,你想了解什么?(生提问:“电子蛙眼”是怎样的?“电子蛙眼”是怎么工作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优点?……)

2、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书本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你能读懂什么?自己读好想好后,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3、指名学生交流讨论。

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电子蛙眼”的作用,它是怎么工作的,你们都读懂了。好,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句子:机场上的指挥员凭着“电子蛙眼”的帮助,就能立刻判断出空中的飞机在哪个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朝哪个方向飞。有了“电子蛙眼”,人们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谁来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指导学生在读中通过重点词“立刻判断”、“准确地指挥”,体会感悟“电子蛙眼”的灵敏。

5、通过研究,你发现“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答后,出示青蛙的眼睛与“电子蛙眼”的两段话。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的敏锐。

6、“电子蛙眼”太厉害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电子蛙眼”的威力来。学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7、出示填空练习:

“电子蛙眼”相当于(),飞机相当于()。青蛙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只要虫子在飞,它都能(),而且还能()。“电子蛙眼”也一样,只要飞机在飞,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凭着()的帮助,就能(),还能()。

四人小组讨论后,再交流。红字出示答案后齐读体会。

三、拓展延伸。

1、过渡语:

动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领,远远超过人类。而我们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从动植物身上发现它们的长处,学习它们的长处,为我们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2、观看一段拓展录像。

3、看后你有什么感慨?

4、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填空,小组先交流讨论。

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用它来()。人们研究了(),制成了(),用它来()。

我想研究(),制成(),用它来()。

交流讨论

5、这道题能做得完吗?为什么?

6、师总结:是啊,在这奇妙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植物特殊本领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学去发明创造。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就在我们中间。

教学反思:

1、从教学效果看,教学目标达成。

2、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本教时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对“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领会“电子蛙眼”的灵敏。

(3)课文的拓展练习作业设计富有层次性,从课文仿生发明,引入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其他仿生发明,再激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仿生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不足之处:还可设计课外延伸,结合班队课对仿生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交流,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