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钱钟书先生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2 20:47:43 来源:高考在线

《钱钟书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描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说明:

本文节选自《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作者黄永玉是当代著名的画家,与钱钟书先生之间交情颇深,期间还曾相邻而居。在他的笔下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运用白描的手法,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这一手法的运用,使得一个知识渊博却又不计较名利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印象深刻。而看似作者隐蔽了起来,其实对于钱钟书先生真切凝炼的崇敬之情读者在字里行间中一览无余。因此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能对白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能对钱钟书先生——“民国第一才子”有进一步的认识,感受他独特的魅力。

建议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

2.难点: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说明:

白描是这篇文章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授课的主要内容。但是如何将这一术语引入课堂,让学生理解而非机械地记忆却是学习的障碍点。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学生能够对人物进行把握,能够发现正是钱老先生自己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塑造了自己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形象,而非作者直接进行评论。这就是白描表现手法的特点,教师只要介绍稍加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不能够概念化以及脱离文本,学生阐述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必定是以文本为依据的。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进行学习。由学生先对文本进行点读,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白描”知识点如何落实,教师可视学生的阅读情况而定。

练习举隅

1.制作一期主题为“我心目的大师”的手抄报,选取你喜欢的一位作家,以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作家生平、主要作品、学术成就、轶事掌故等,并进行编辑、排版。

2.在现代作家中,鲁迅先生也是一名“白描”能手,在他的小说《故乡》、《孔乙己》中都有精彩的白描描写,选择一个文本中的白描片段进行分析,说说这种表现手法对人物刻画的可取之处。

提示:《故乡》中(闰土的)“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显示了其生活的艰辛。《孔乙已》中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他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长衫主顾”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很特殊。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不相称,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的,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

《钱钟书先生》说课稿

《钱钟书先生》一文节选自《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作者黄永玉是当代著名的画家,与钱钟书先生之间交情颇深,“”期间还曾相邻而居。写钱钟书先生,作者没有作过多的评论,而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这一手法的运用,辅以“漫画式”的笔触以及“简练而意蕴丰厚”的语言,使得一个知识渊博却又不计较名利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印象深刻。

学生阅读写人物的文章多习惯于抓住评述类的关键语句来形成概念,自己写人物时也缺少能让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不借助于总结性词语即跃然纸上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引导学生在阐述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时要以文本的具体叙述为依据,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不能够概念化以及脱离文本。

因此,我把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梳理本文所写事件,感受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淡泊名利的独特魅力;2.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凝练、生动与传神;3.领会本文截取生活片段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其中教学的重点为:抓住典型事件和具体细节,体会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淡泊名利的独特魅力;教学的难点为:掌握本文选取生活片段,用凝练、生动、传神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我设置了一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由钱钟书先生的一桩趣闻轶事说起,引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请学生谈谈对钱钟书先生的初步了解;再从图片上初步了解钱钟书先生。

2.初读课文,梳理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梳理课文脉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中写得钱钟书先生的7件事情,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3.圈划品析,感受魅力:请学生再次散读全文,边散读边圈划关键字词,围绕事件,品评一下人物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从文本出发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分析必须有据可依。

4.品味语言,感悟写法:引导学生品味本文语言特点:“简练而意蕴丰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圈划出看似很简单,却传达出丰富内涵的字词来。

5.作业布置,学习反馈:通过课文这个“引子”,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

《钱钟书先生》教学反思

整堂公开课,总的说来,还算是比较成功。

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课前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和图片,设定了统领全文的关键性问题,摘抄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中的出彩的内容,并制作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

课堂上教态大方自然,语言准确到位,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明确,衔接自然。我觉得整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简练而意蕴丰厚”,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圈划出看似很简单,却传达出丰富内涵的字词来,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从文本出发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分析必须有据可依。值得一提的,还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整节课的信息量很大,图文并茂,使背景介绍、故事复述、感想交流等环节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部分学生预习不够充分,课堂上显得有些拘谨,尤其是前半节课没有“活动”起来。因此,在精读的问题讨论部分,学生显得有些“闷”,教师讲得比较多。从表面上看是对“教学重点”把握“太重视”,实际上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教学形态上的改变不彻底,想放而不敢放,更不敢全放。因为整堂课教学内容安排比较紧凑,怕学生答不到位而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准确而又有效地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是值得深思的。在今后的教学行为上应力求做到老师讲得尽量少,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尽量多。不怕学生走弯路,不在乎学生会碰壁,经历曲折往往反而能使成功变得更可贵,从而也能更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