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滕王阁序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06 00:25:58 来源:高考在线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 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三、 通读全文。

1、 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 看注释,粗通文意。

3、 集体齐读课文。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 熟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 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扣“洪 府”)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扣“秋日登阁”)

第三部分(3—4):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扣“饯”)

第四部分(5):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别”)

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

\'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

\'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

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彩星驰\'\'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都督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地写(主宾盛宴)。

第二部分:。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

\'俨骖马非\'四语写自己来到滕王阁;

\'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

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

\'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

于是紧紧相承抒发身世之感。

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解说: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端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环节。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诵就会迎刃而解。)

五、赏析情感

1、溢美之辞是本文的一个幌子

在那样的场合,王勃是不可能提起笔来就大发其牢骚的,既有失身份,也不得众宾爱悦。“人情练达即文章”,王勃的前半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应景,说白一点,就是让大家高兴。阎某人重修滕王阁,至少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洪州物阜民丰、太平乐业的政治,而集会群英,自然是一种标榜。王勃清楚地了解这种心理,就在文章中大下溢美之辞。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人烟繁盛,祥和富庶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腾蛟起凤”

——面对人才辈出,贤士如云的洪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姓乐业,天清气净的风俗画卷。

2、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文章的本质

文章的原题是《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在自己的锦绣文章的关键之处用“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一语转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中来。

A 、 宇宙没有穷尽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据说,王勃曾撰《周易发挥》五卷,对历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岁历》。这两个句子表明他深受术数之学的影响,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悲凉 。

B 、 人生难免失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孤独无依中的悲凉心境彻底透露出来。举目无亲,无人理解,这种感受岂止一天两天?

C、 壮志难酬的痛苦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

——两句话说尽了壮志难酬的痛苦。

他一方面只能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不得志而叹息,

另一方面,又只能以孟尝、阮籍自慰,或者把自己比作涸辙之鱼以强作乐观开朗,或者以“酌贪泉”而仍然能够保持纯正本色来自勉。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啊!

不仅如此,他还要把自己的痛苦隐得更深,带着满脸欢笑说自己“喜托龙门”,说阎某人是自己的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作序,可谓曲尽衷肠。

六、赏析语言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体裁:辞赋、骈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作者:王勃;别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年代:唐朝。

王勃(649~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描写大自然色彩的色彩变化,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表达自己遇困顿而清操不改的两句是:“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17.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_______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_______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_____“,并以”_________“作结,总束上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