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不自由毋宁死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09 07:27:30 来源:高考在线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

《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二、导入

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

三、介绍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四、检查预习,请学生上台演讲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的演讲辞。

明确: 主要观点:不要战争!

主要理由:①战争的残酷,会给人民带来太多的痛苦。

②我们的力量与对方相比实在太弱小。

③放弃战争,继续和解计划,将会享受到和平与友谊。

……

(在这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从作者对立方的论点切入,这种推想使学生把握了帕特里克·亨利演讲的针对性;同时这种理解又是用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既使学生得到了实践,又没有完全抛开文本。)

五、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

1、 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

2、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

3、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怎样使手势的表现效果达到最佳。针对手势的不到位,进行指导:

①动作是语言的延伸和补充,该出手时再伸出手,不能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否则动作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②手势是为加强语言效果而设计的,所以手势要集中。一般是以自己的心脏为中心,以前臂长左右为半径,表示决心或否定性的就向里收,号召性的可以向外扬,手指并拢稍向内曲,也可以握拳。在表达特殊或强烈感情时可以动作幅度大一些。

③动作是为语言服务的,所以不能过多,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喧宾夺主,也显得做作,要追求自然、恰当。

④请每位学生自己试着练习,体会手势在演讲的作用。

(此环节是针对学生演讲具体情况,进行语气语调和手势这些演讲技巧的指导。既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对同一内容的语气语调和手势的不同处理带来了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这些因素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演讲服务。)

六、演讲文章的第四段,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及感情。

1、第四段比较长,为了使演讲时思路更清晰,也为了防止遗忘,指导学生对其划分层次: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

2、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演练。四人一组,推选一位同学,组织好自由演练活动的地点、秩序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必须脱稿在小组认真演讲,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相互指导。

3、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逐层指导演讲。

① 第一层:关注关键性词句与语气:“他们说……但是……是……还是……难道……”,作者用一系列反问句有力地指出放弃斗争就惟有束手就擒。让听众能客观地认清当时的现实与危急,为下文高潮部分的号召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力表现出作者那份正义而焦急以及不愿受辱、受奴役的强烈感情。

②第二层:“如果……如果……此外……”,三种假设充满了作者对胜利的信心。

③ 重点抓住第三层中末尾的反复句:“囚禁我们的锁链已经铸就,波士顿草原上已经响起镣铐的丁当响声。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就让它来吧!我再重复一遍,就让它来吧!”。感受作者坚决而激烈的言辞中表现出的高昂之情。同时告诉学生演讲术中一个重要手段即恰当使用反复的修辞,不断强化自己的观点,使听众能听得更明确,使演讲达到最佳效果。

4、针对本段内容较长,以及学生上台因怯场一时忘词的问题,教师真诚地鼓励学生:遗忘是演讲者经常容易遇到的问题,不必紧张,你所需要的就是把文本内容的大意与思路用自己的话流畅地表达出来;尽量保持表情自然,仪态大方。这样并不会影响演讲的效果,也不会让听众发现。

5、在以上指导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演讲这段内容。

(这一部分的训练,是想让学生明白,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及感情,是演讲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在演讲中首先层次必须清晰,感情丰富,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号召力。其次,口语表达流畅、表情自然大方,即使一时忘词,也能灵活根据意思与思路继续表达,不露痕迹,从而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控场能力。)

七、演讲最后一段:

文本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教师如果有演讲的特长可以自己展示,也可以师生共同演讲。师生共同演讲前请全体学生起立,放下书本,拿出手,表情自然、大方,眼看前方,与老师一起脱稿演讲。学生可以自己根据需要做手势,并重复最后一句——不自由,毋宁死。最后一句重复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感受不同的处理效果会怎样。这样在课堂上形成“不自由,毋宁死”的共同呼声,形成高潮。

(演讲最后一段既是文本的高潮,也是整个演讲训练的高潮。这时学生通过预习和演讲实践,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情感上达到高潮是水到渠成。而之前具体演讲技巧的指导与实践也使学生对如何把握语言与情感有了亲身体会。加上与大家共同演讲,既能大胆、自信地演讲,又能自由、充分地发挥,这样就达到了最理想的演讲境界。)

八、结束语:

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语言是人力量的统帅。演讲正是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高超艺术。同学们,好好努力吧,伶牙俐齿力无穷,秀口一张走天下!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情境

2. 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验情境中的演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演讲辞,帕特里克? 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课前就有人提出来“毋宁”怎么理解,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毋宁”就是“不如”,题目是“不自由,不如死”的意思,强调了“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在西方,议会演讲是很普遍的国家元首在议会上要发表演讲或演说,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征得大部分议员的同意,他的国家政策才能得到实施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西方18世纪的一篇议会演讲为了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议会演讲的气氛,我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大家都知道西方议会的前身就是古罗马时期的“元老院”,(板书:元老院)我们这段视频资料,表现的是古罗马时期首席执政官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讲号召攻打埃及的情景,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资料画面:古罗马元老院,数十名元老坐在座位上倾听屋大维演讲:当马克安东尼死时,他希望被葬在他挚爱的亚力山大!在埃及,与埃及人一起,紧靠他的埃及娼妇!我说的是不是事实?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众元老群情激愤:宣战!宣战!宣战!)

(二) 背景介绍

师:好,我们已经欣赏完了,这次议会演讲是不是充满了火药味?因为它是一个战前演讲,号召大家参加战争,所以火药味比较浓,言辞也比较激烈好了,我们已经先从感性上了解到议会演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幻灯片:三面国旗)大家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吗?

读后感:

瀑布叹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歌声了。\'这是著名诗人泰戈儿写的。是啊!最雄伟的瀑布只有得到自由,才能向世人展示它的气势磅礴,才能唱出浑厚嘹亮的歌儿。没有自由,瀑布便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而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观点不同的狼和狗的故事。一只狗在森林里迷了路,正巧碰见了一只饿得骨瘦如柴的狼。见狗长得高大强壮,狼便满脸堆笑,向狗请教生活之道。狗听了,劝狼离开森林,学它向主人讨好卖乖,便可获得美好的生活。当狼下定决心和狗走时,才知道,狗是被主人每天拴着生活的。于是,狼扭头跑了:\'不自由,不如死,这样的生活,给我一座金矿也不干!\'

读了这篇文章,我挺佩服狼的,它把自由看得比生命还重。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一个失去自由的人,是多么的可怜,生活再好也只不过是金丝鸟笼中的一只鸟儿,根本感受不到在蓝天中自由飞翔的那一份喜悦、兴奋。一个人只有获得自由,才能获得快乐。当你踩着广袤的大地到处奔跑,当你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尽情歌唱,当你可以参加喜欢的文体活动,不被束缚,发挥所长。你会感到:自由多好!我们现在要挣脱精神上的铁链,自由想像,自由创造,让我们的思想飞出现实,飞向未来。

《不自由,毋宁死》原文阅读

议长先生:

我比任何人更钦佩刚刚在议会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和才能。但是,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尽管我的观点与他们截然不同,我还是要毫无保留地、自由地予以阐述,并且希望不要因此而被视作对先生们的不敬。现在不是讲客气的时候。摆在会议代表们面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而且正由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就必须做到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弄清事实真相,才能不辜负上帝和祖国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别人而闭口不言,我认为就是叛国,就是对比世间所有国君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议长先生,对希望抱有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易于闭起眼睛不愿正视痛苦的现实,并倾听海妖惑人的歌声,让她把我们化作禽兽。在为自由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这难道是有理智的人的作为吗?难道我们愿意成为对获得自由这样休戚相关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人吗?就我来说,无论在精神上有多么痛苦,我仍然愿意了解全部事实真相和最坏的事态,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

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除了过去的经验,我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判断未来。而依据过去的经验,我倒希望知道,10 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凭什么足以使各位先生有理由满怀希望,并欣然用来安慰自己和议会?难道就是最近接受我们请愿时的那种狡诈的微笑吗?不要相信这种微笑,先生,事实已经证明它是你们脚边的陷阶。不要被人家的亲吻出卖吧!请你们自问,接受我们请愿时的和气亲善和遍布我们海陆疆域的大规模备战如何能够相称?难道出于对我们的爱护与和解,有必要动用战舰和军队吗?难道我们流露过决不和解的愿望,以至为了赢回我们的爱,而必须诉诸武力吗?我们不要再欺骗自己了,先生。这些都是战争和征服的工具,是国王采取的最后论辩手段。我要请问先生们,这些战争部署如果不是为了迫使我们就范,那又意味着什么?哪位先生能够指出有其他动机?难道在世界的这一角,还有别的敌人值得大不列颠如此兴师动众,集结起庞大的海陆武装吗?不,先生们,没有任何敌人了。一切都是针对我们的,而不是别人。他们是派来给我们套紧那条由英国政府长期以来铸造的锁链的。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抵抗呢?还靠辩论吗?先生,我们已经辩论了10 年了。难道还有什么新的御敌之策吗?没有了。我们已经从各方面经过了考虑,但一切都是枉然。难道我们还要苦苦哀告,卑词乞求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策略没有使用过吗?先生,我请求你们,千万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为了阻止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一切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我们请愿过,我们抗议过,我们哀求过;我们曾拜倒在英王御座前,恳求他制止国会和内阁的残暴行径。可是,我们的请愿受到蔑视,我们的抗议反而招致更多的镇压和侮辱,我们的哀求被置之不理,我们被轻蔑地从御座边一脚踢开了。事到如今,我们怎么还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呢?没有任何希望的余地了。假如我们想获得自由,并维护我们长期以来为之献身的崇高权利,假如我们不愿彻底放弃我们多年来的斗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那么,我们就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

遍,我们必须战斗!我们只有诉诸武力,只有求助于万军之主的上帝。

议长先生,他们说我们太弱小了,无法抵御如此强大的敌人。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是下周,还是明年?难道要等到我们被彻底解除武装,家家户户都驻扎英国士兵的时候?难道我们犹豫迟疑、无所作为就能积聚起力量吗?难道我们高枕而卧,抱着虚幻的希望,待到敌人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就能找到有效的御敌之策了吗?先生们,只要我们能妥善地利用自然之神赐予我们的力量,我们就不弱小。一旦300 万人民为了神圣的自由事业,在自己的国土上武装起来,那么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此外,我们并非孤军作战,公正的上帝主宰着各国的命运,他将号召朋友们为我们而战。先生们,战争的胜利并非只属于强者。它将属于那些机警、主动和勇敢的人们。何况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即使我们没有骨气,想退出战斗,也为时已晚。退路已经切断,除非甘受屈辱和奴役。囚禁我们的枷锁已经铸成。叮铛的镣铐声已经在波士顿草原上回响。战争已经无可避免——让它来吧!我重复一遍,先生,让它来吧!企图使事态得到缓和是徒劳的。各位先生可以高喊:和平!和平!但根本不存在和平。战斗实际上已经打响。从北方刮来的风暴将把武器的锉锵回响传到我们耳中。我们的弟兄已经奔赴战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想要做什么?他们会得到什么?难道生命就这么可贵,和平就这么甜蜜,竟值得以镣铐和奴役作为代价?全能的上帝啊,制止他们这样

做吧!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