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教师资格考试习题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7 05:29:47 来源:高考在线

教师资格考试习题的身心发展规律

1.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2.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其次,请大家认真阅读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的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抓关键期,在关键的时期内进行教育,人的行为习惯习得较为容易。A选项顺序性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循序渐进;B选项阶段性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内容、方法等的选择上不能“一刀切”;C选项互补性的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扬长补短;个体差异性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因材施教,故本题答案为D。复杂度系数一颗星。

2.【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陵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陵,超越。节,限度。孙,通“逊”,顺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A选项中顺序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循序渐进,B选项中互补性的教学启示应为扬长避短,C选项中不平衡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抓关键期,D选项中个别差异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因材施教。故本题答案为A。复杂度系数一颗星。

3.【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A选项中顺序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循序渐进,B选项中不平衡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抓关键期,C选项中互补性的教学启示应为扬长避短,D选项中个别差异性规律的教学启示应因材施教。故本题答案为D。复杂度系数一颗星。

4.【答案】A。解析:A选项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在制定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时不能一刀切;B选项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C选项不平衡性指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要求在教学中抓关键期;D选项互补性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扬长避短。题干的描述未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故答案为A。复杂度系数一颗星。

通过以上习题的作答及解析,相信大家对自己的掌握程度已经有所了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部分知识点属于历年的,出题的形式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出题的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考查具体表现;另外一种是考查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时,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通过习题的作答能够触类旁通,顺利通过!

期待与你们下次再见!

教师资格笔试报名条件

报名须知

1.考生在报考前应认真阅读本公告,了解相关要求及报名条件后再履行报名程序,如实准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对填写的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填写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面试、认定等后续环节不能完成,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不得委托他人代理报名。

2.考生应选择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报名参加考试,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也可以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就近报名参加考试。部分市因城区考位不足,需在周边县市设立考点,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地址为准。

3.按照疫情防控属地化、动态化管理原则,考生必须密切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和所报市考试部门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附后)发布的最新防疫要求,做好考前准备,因不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导致无法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

4.考试当日,考生入场时要出示本人健康码、行程卡、考前14天健康状况监测登记表(见附件1)以及考点所在市要求的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等。对于未按照考点所在市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考生,将不允许参加考试。

5.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报名条件

报名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符合山西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见附件2)。

3.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在读学校在我省或持有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内的居民居住证的中国公民。

4.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幼儿师范学校师范类专业在校三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在校五年级学生、专升本一年级(含)以上学生,可以报名参加本次教师资格考试,其他年级在校生不得报名。

5.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师范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被处以1-3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在处罚期内不得报名。

7.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应持有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有效期内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我省报名参加考试。

议论文写作入题技巧

一、直接引论法

提示语:“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开篇直接点明观点,表明的立场。

例:《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的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总领下文,过渡自然)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胜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二、设问引用法

提示语:“你会因喜爱被过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以设问开篇引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已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回答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三、抒情议论入题

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由抒情议论入题,打破议论文板起面孔说教的束缚,语言清新灵秀,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例:《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地表达观点)

四、解题引论

一开篇即诠释题目内涵,明确中心论点。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顾名思义,就是提防人民之口比防河流决口更难。这就决定了当权者一定要做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反之,将被历史的潮流、人民的吼声所吞没。

五、名言引论

提示语:“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以名言开篇,可以先声夺人。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也可以使用名言作为论点论据,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为文章的展开埋下伏笔。

例:《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牵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引用诗句,提出问题)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六、比喻引题

以比喻开头,入题迅速,富有思辨色彩,语言讲究,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比喻能够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借助形象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例:《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与感情有关。(将理智和感情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

七、类比引论

提示语:“燕子追求温暖而长途迁徙,河水追求海洋而奔流不息,人们追求理想的境界而不畏艰险……”

类比引证就是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做出论断的方法,即用与甲事物性质相近的乙事物来比照论证甲事物,从而说明它们具有某种共同点,这种方法属于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使用,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使得道理浅显易懂。

例:《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来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即“学然后知不足”。

八、材料入题

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以材料直接入题,以简练的语言,以传神的比喻来明确观点,开宗明义。这样的开头引题,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观点,可谓一举两得。

例:《杯中窥人生》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了思考。——题记

在一堂课上,老师往空杯中放一块石头,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后是加水。一个杯子装上石头满了吗?安于现状的人说满了;装进了沙子后满了吗?聪明的人说满了;善于思考的人说还可以加水。

这就是思维,这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