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5 04:23:09 来源:高考在线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CO2

干冰 二氧化碳

CH4

沼气天然气 甲烷

HCl

盐酸 氢氯酸

CaCO3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钙

Na2CO3

纯碱 苏打 碳酸钠

NaHCO3

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Cl

食盐 氯化钠

CaO

生石灰 氧化钙

Ca(OH)2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溶液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NaOH

火碱 烧碱 苛性钠 氢氧化钠

Hg

水银 汞

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可溶性碱如NaOH反应

烧煤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举例否定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

溶液导电的原因: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

(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浅黄色粉末是:硫

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红褐色沉淀是:Fe(OH)3、蓝色沉淀通常是Cu(OH)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

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燃烧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或酒精燃烧。

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中考化学:易错字及易混淆名词

化学中20个易错字:

1.“化学反应”或“反应物”中的“应”字写成“映”。

2.“生成物”或“反应后生成了…”中的“成”字写成“存”或“层”。

3.“过滤”中的“滤”字右边部分写成“虚”。

4.“活性炭或炭黑或木炭或焦炭”中的“炭”字写成“碳”。

5.“吸附作用”中的“附”字写成“复”或“付”或“副”。

6.“酸碱指示剂”中的“剂”字写成“温度计”中的“计”。

7.“石蕊试液”中的“蕊”字写成“芯”。

8.“酚酞试液”中的“酚酞”字写成“酚肽”。

9.“酒精灯”或“燃料酒精”中的“酒”字写成“洒”。

10.“水槽”中的“槽”字写成“糟”。

11.“导管”中的“导”字写成“到”或“倒”。

12.“爆炸极限”中的“爆”字写成“暴”。

13.“化石燃料天然气”中的“然”字写成“燃”。

14.“溶解.过滤.蒸发”中的“溶”字写成“容”或“熔”。

15.“溶液的酸碱性”中的“碱”字写成“咸”。

16.“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和”字写成“合”。

17.“饱和溶液”中的“和”字写成“合”。

18.“元素”中的“元”字写成“原子”的“原”。

19.“化合反应”中的“合”字写成“和”。

20.“置换反应”中的“置”字写成“质”或“直”。

中考化学易错点举例讲解分析

易错点一:走进化学实验

易错点:

滴管的使用、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与加热,同学们在操作时往往顾及不全,导致操作时失误较多。

【例1】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他应该

( )

A.减少药品 B.添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解析】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是学生的易错题。对天平有两个主要操作,一是称量末知质量的药品,一般是调节平衡后,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一般是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右盘加上所需的砝码,将游码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加减药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本题是要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所称的质量就不是10.5g了,所以B、D是错误的;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在称量前调节的,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故D错。

易错点二:质量守恒定律

易错点:

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答案:B

易错点三:原子的结构

易错点:

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易错点四:元素

易错点:

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核电荷数不同,核内质子数也不同。

【例4】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解析】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对同种元素与同类元素不能区分;对元素概念的涵义不明确而错选B;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没有想到核外电子不稳定,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变的而错选C.

易错点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易错点:

在“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误认为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

C.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

D.干冰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只从现象,而没有考虑到石蕊变色的本质;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认为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而错选B;错选D是因为只想到二冰就是二氧化碳。

A错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错的原因是:认为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D只有固体二氧化碳才能叫干冰,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都不能叫干冰,所以只能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