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8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莅临(lì) 俯瞰(kàn) 修葺(qì) 怏怏不乐yāng)
B.畸形(qí) 愕然(è) 拮据(jié) 前仆后继(pū)
C.卑鄙(bǐ) 斡旋(wò) 晌午(shǎng) 吹毛求疵(cī)
D.瞥见(piě) 麾下(huī) 恪守(kè) 锲而不舍(qi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有误,“怏怏不乐”的“怏”应读作“yàng”;
B.有误,“畸形”的“畸”应读作“jī”;
C.正确;
D.有误,“瞥见”的“瞥”应读作“piē”。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秘诀 狭隘 与日具增 妇需皆知
B.云霄 粗犷 富丽堂皇 轻歌漫舞
C.监督 震憾 味同嚼蜡 再接再厉
D.隧道 颠倒 和颜悦色 恼羞成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与日具增”应写作“与日俱增”;
B.有误,“轻歌漫舞”应写作“轻歌曼舞”;
C.有误,“震憾”应写作“震撼”;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读书,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角度 老问题。
(2)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3)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 而悔之莫及。
(4)我们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走得昂首阔步。
A.审视 终生 重蹈覆撤 只有……才
B.审查 终身 循规蹈矩 只要……就
C.审查 终生 循规蹈矩 只要……就
D.审视 终身 重蹈覆撤 只有……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1)审视:仔细地看,反复分析。
审查:审核、调查,或者说是对某项事情、情况的核实、核查。
根据“从新的角度”“问题”的提示,选“审视”恰当;
(2)“终身”跟“终生”都指人的一生、一辈子,但是,在语义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终身”侧重于指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终生”则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根据“教育”的提示,选“终身”恰当;
(3)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循规蹈矩: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根据“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的提示,选“重蹈覆辙”恰当;
(4)“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走得昂首阔步”是唯一条件关系,用“只有……才……”连接。
故选:D。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
C.“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搭配不当,“回响”不能和“师生情谊”,可以把“和浓浓的师生情谊”删去;
B.无语病;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意识”;
D.句式杂糅,可以删除“的原因”。
故选:B。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属于生命的创造,才能彰显生命存在的价值。
②生命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能否创造。
③但只要努力过,创造了,就无怨无悔。
④创造有大有小,意义也有轻有重
⑤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A.②④③⑤① B.④①⑤②③
C.④②①③⑤ D.②①④③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这几句话阐述的是创造和生命的关系。②是领起句,①进一步阐述,④承接“创造”从“大与小”两方面来分析,③和⑤进行总结,“但”承接“意义也有轻有重”,所以,③在前,⑤在后,即:②①④③⑤。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绿菌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解答时需要回顾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答。
【解答】A.有误,句子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理解句意,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区分。
7.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坡羊?流关怀古》一一张养浩一一元代一一文学家
B.《望岳》一一杜甫一一唐代一一现实主义诗人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辛弃疾一一北宋一豪放派
D.《己亥杂诗》一一自珍一一清代一一思想家、文学家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辛弃疾--南宋。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8.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朝花タ拾》中《五猖会》一文描述了“我”儿时要去观看五船会的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无奈和厌烦。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该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D.武松是《水游传》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典情节有景阳冈打虎、醉打将门神、误入白虎堂、血溅鸳鸯楼等。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误入白虎堂的应该林冲。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9.下列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赏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分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水面涨平,白云低垂。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好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颈联句意为: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称不上百花盛放。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尚不繁茂。选项说法有误。
故选:B。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10.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 ,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样《过零丁洋》)
(4)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5)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
(6)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拄杖无时夜门。(陆游《游山西村》)
(8)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2)晓镜但愁云鬓改(重点字:鬓)
(3)辛苦遭逢起一经(重点字:遭)
(4)心忧炭贱愿天寒
(5)衡阳雁去无留意(重点字:衡)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重点字:寓)
(7)从今若许闲乘月
(8)瀚海阑干百丈冰(重点字:瀚)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满分42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11—14题。(8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日光下澈 (2)俶尔远逝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C.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分析】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环珮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阳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
②句意为: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为”的辨析能力。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为”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例句:句意为: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为:成为。
A.句意为:为住宅的华丽;为:为了。
B.句意为: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为:向。
C.句意为: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为:行为。
D.句意为: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冲击的地方,冲走沙子成为沟坎洞穴;为:成为。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句意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解答此题可从描写的景物,再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笔下的小石潭,被人遗忘于荒野,但小石潭的优美纯净的景色,让作者感到了快乐;但是因为小石潭四周寂静无人,环境过于凄清,这不禁让作者想到了自己的遭遇,于是又触景伤情,快乐就被自己内心的痛苦所代替了。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①穿透;②忽然。
(2)D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4)柳宗元遭贬谪,寄情山水,看到小石潭的美景,心情愉悦;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5-18题。(7分)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次定州
(2)及大军回次柳城
16.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一处)(1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18.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身为君主的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分析】参考译文: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己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乡,把这件事情告诉阵亡者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丧致哀,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太宗亲征辽东,攻打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乱箭射中,太宗亲自替他吮血止伤,将士们没有不因此而受感动和深受激励的。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驻扎在定州。次:驻扎。
②句意为: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及:等到。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据此断句为: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御,驾临;之,代词,指兵士。句意为:太宗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4)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语段内容,抓住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人物。
根据“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帝亲为吮血”等描写可以看出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答案:
(1)①驻扎;②等到。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
(4)太宗是一个关爱士兵,体恤部下的贤明君主。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家风
①《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就是良好的家家训。
②何谓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这样的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④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构建*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⑤民间,在决定女儿婚烟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⑥家训家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⑦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键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子里的品格。
⑧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思,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作家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中国近代的进步学者,酷爱读书,涉猎广泛,杨绛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中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览群书,这为地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有美好的家风,给子女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⑨家风凝成国风,国风系于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家风”的认识?(不少于30字)(3分)
【分析】本文开篇提出了家训是什么这一论题,接着列举各种家训、家规的书籍来说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的观点,然后论述了如何培养良好家风,最后总结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良好家风。
【解答】(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论点的能力。本文从家训谈起,论述家训和家风的关系,第⑥段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本文的中心论点。结合文章结尾“只有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良好家风”,并结合标题和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良好家风。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对于议论文,文章的开头要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篇文章开头引用《三字经》中的话,引出下文有关家训的论述,充当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先判断,再分析其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分析。画线句列举杨绛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杨绛的事例,是举例论证,真实具体,充分有力,论证了“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的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本文内容,结合实际,发表看法,语言流畅,能自圆其说即可。例如:培养良好家风,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我的爸爸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深受爸爸的影响我现在也经常帮助别人。
答案:
(1)只有传承、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美好家风。
(2)引出下文有关家训的论述,充当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引用《三字经》中的话,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列举杨绛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杨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培养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的观点,进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4)示例: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能给子女的人生系上美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我的家族有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我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生活简朴,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终生受益。
【点评】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如果这些地方都没有的话,就要去中间找。如果文章没有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就得自己提炼,通过每个段落的意思来总结、概括。
议论文一般有一个总论点,即中心论点,然后在每个自然段里都有相应的分论点。论据的作用就是为了佐证文章所阐述的论点。一般来说,论据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论据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又称作事理论据)。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3-27题。(16分)
母亲的梦话
①她和母亲,一直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是那种温柔细致的母亲,粗糙,邋遢,织不出漂亮的毛衣,说话总像跟人吵架,甚至收拾不好那个小小的厨房。
②这些都还不算,地最厌烦的,是母亲的梦话。母亲一睡必说梦话、或激烈地争吵,或愤怒地训斥,或绝望地哭泣,偶尔,也会开怀大笑。母亲说梦话时的声音与白天不同,尖细,凄厉,带着颤音,在静夜里听来、常令地心惊肉跳。从开始记事起,她就常常被母亲的梦话惊醒,所以很小的时候地就开始一个人睡。但是那套老房子的隔音不好,睡到半夜,仍然会被母亲的声音惊醒。醒后就睁着大眼睛望着黑的天花板,无边际的恐惧像黑沉沉的山一样压过来,让她无处可逃。
③她不明白,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呢?像同学小文的妈妈,她会给小文梳漂亮的辫子,穿洁白的公主裙,她家的厨房明亮干净而温暖,小问妈妈系着白底碎花的围裙在厨房里轻手轻脚走来走去的样子,简直令她痴迷。有一天晚上下雨,她和小文一起睡觉。临睡觉前,她看见小文妈妈在小问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轻悄悄地走了出去。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她把脸蒙在被子里,泪水悄悄地流了出来。
④她并不奢望母亲能像小文的妈妈一样温柔可亲,只是想,如果听不到母亲的梦话,该有多幸福啊!
⑤她开始想方设法地躲避母亲,中学时便开始在学校住宿,尽管她家和学校只隔着一条街。高考前,她不顾父母的阻拦,所有的志愿都填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学校。读大学后,她很少回家,打电话回去,母亲接了,简单的几句问候外,她便陷入沉默。
⑥⑦⑧⑨其实那时候,母亲已经改变了许多。父亲告诉她:为了她喜欢喝的排骨皮蛋粥,母亲问了好多人,把需要的调料和步骤用本子记下来,回来一个人躲在厨房,一熬就是一个下午。大学第二年,她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双毛线织的拖鞋。是小鸡的绒毛一样鲜嫩的颜色,手工稍显粗糙,厚厚的鞋底,她试了一下,脚放进去很舒服妥帖。父亲在信里说,这双鞋是你妈织的东西中最好的一双了,还有很多废品在家里放着,也真难为你妈了,她一直那么笨。
⑦大三那年冬天,她得了肺炎。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她想家,想父亲。电话打回去,隔天,竟是母亲风尘仆仆地来了。母亲刚推开门,她的第一句话就问:“我爸呢?”母亲尴尬地站在门口,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说:“你爸单位里请不下假来,所以……”
⑧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她的脸已硬生生地扭到窗外。她想,为什么母亲要来呢?晚上睡觉怎么办?母亲的梦话,把别人都吵醒了,多难堪啊。
⑨清冷的风吹过她的脸,顿时一阵寒意袭来,墙角几棵瘦弱的老树,零星地落下几片叶子,她凝望着灰蓝的天空……
⑩因为护士输液时几次都没把针头扎进血管,母亲几乎和那个护士吵起来;母亲把削掉的苹果皮扔了一地,和同病房的人扯闲话,声音仍然那么响……一整天,她心烦意乱。
?晚上,她一直不敢睡,她想,如果母亲说梦话了,她就马上叫醒她。但是母亲也一直没有睡,后来,她便睡着了。那天晚上她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不见母亲。同病房的阿姨说:“你昨天晚上怎么了?不停地说梦话,你妈一宿都没睡,一直守着你,还不住地跟我们解释,说你小时候受了惊吓落下的毛病……”
?她站起来,从窗口看到母亲正提着饭盒匆匆往医院赶,灿烂的阳光下,母亲一头的白发亮亮地刺她的眼,突然地,泪就再也忍不住……
23.请概括选文中母亲为女儿做了哪些事情?(3分)
24.品析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母亲尴尬地站在门口,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说:“你爸单位里请不下假来,所以…
25.分析选文第⑨段的作用。(3分)
26.选文的第③段和第?段两次提到了她的眼泪,分析她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7.选文中运用大量的笔墨写女儿对母亲的诸多不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她和母亲一直有距离,因为她的母亲不像其他人的母亲那样温柔和心灵手巧,而且最重要的是母亲会说梦话打扰她休息。但是母亲一直在为了她做改变,开始学习煮粥和针织,在她肺炎生病的时候会赶来医院照顾她,还会为一直说梦话的她解围。母亲的爱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程度不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结合第⑥段“父亲告诉她:为了她喜欢喝的排骨皮蛋粥,母亲问了好多人”“父亲在信里说,这双鞋是你妈织的东西中最好的一双了”;第⑦段“大三那年冬天,她得了肺炎。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她想家,想父亲。电话打回去,隔天,竟是母亲风尘仆仆地来了”;第⑩段“因为护士输液时几次都没把针头扎进血管,母亲几乎和那个护士吵起来”;第?段“你妈一宿都没睡,一直守着你,还不住地跟我们解释,说你小时候受了惊吓落下的毛病”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尴尬,有两种意思:一指行为、神态不自然、不正常;二指处境困难,难以应付。这里形容母亲,是神态描写,她知道“我”想见的人不是她,写出了母亲是那么紧张、不自然。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阅读第⑨段,“清冷的风”“一阵寒意袭来,墙角几棵瘦弱的老树,零星地落下几片叶子,……灰蓝的天空”是环境描写,“墙角几棵瘦弱的老树,零星地落下几片叶子”写出景色的萧条与冷落,再结合上文语境“她想,为什么母亲要来呢?晚上睡觉怎么办?母亲的梦话,把别人都吵醒了,多难堪啊。”分析,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她看到是母亲来医院照顾她时的失落。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③段,“临睡觉前,她看见小文妈妈在小问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才轻悄悄地走了出去。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她把脸蒙在被子里,泪水悄悄地流了出来”,结合后文语境“她并不奢望母亲能像小文的妈妈一样温柔可亲,只是想,如果听不到母亲的梦话,该有多幸福啊”分析,她流泪是因为想要一个温柔可亲的妈妈,可是她的妈妈偏偏不是,所以是难过、伤心的泪水。阅读第?段,“母亲一头的白发亮亮地刺她的眼,突然地,泪就再也忍不住……”,母亲虽然不受女儿欢迎,但是亲手为她做皮蛋肉粥、织拖鞋,细心地照顾她,可是她却不喜欢母亲,甚至讨厌。最后流泪是因为她懂得了母亲的付出,母亲无私的爱。
(5)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文中写女儿数落母亲的种种不是,非常厌烦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却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为女儿熬皮蛋瘦肉粥,为女儿织毛线拖鞋,和几次都没把针头扎进血管的护士吵起来,为照看女儿一宿没睡。文章结尾点出女儿最厌烦的是母亲说梦话的毛病,其实自己也有。只不过是自己不知道而已。结尾与前文相对照,具有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表达出女儿深深地愧疚心理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答案:
(1)①为女儿做皮蛋肉粥;②织拖鞋;③替女儿解释说梦话的原因;④照顾生病的女儿;⑤母亲因护士几次没把针头扎进血管而几平同护土吵架。
(2)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的意思,文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知道孩子不想见自已时的紧张、不自然。写出母亲见自己不受孩子欢迎时的不自然。
(3)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写出窗外景色的萧条,烘托出她看到母亲时的失落与沮丧心情。
(4)第③段中流泪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像小文妈妈那样温柔细腻的妈妈,而感到非常难过;第?段流泪是因为之前对母亲厌烦、不满的愧疚;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懂得了爱需要理解的道理,理解了母爱。
(5)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或先抑后扬亦可),大量笔墨写她之前对妈妈的不满,与后文写她最终理解了妈妈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我理解了母亲、母爱,使文章波澜起伏。
【点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或标题,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③渲染某种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的某种情感,⑤预示人物的命运,⑥表现人物的某种性格,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为下文某种情况的出现作铺垫,⑨揭示文章主题。
三、写作(5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耀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心里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切与顽强……你心里的那来光是什么?
请以“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分析】这是一道富有诗意的作文题目。“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文题中的“光”自然并非实指光线,而是引申义或比喻义,内涵可以是“光明”“温暖”“明亮”,还可以是“真情”“生机”“唤醒”“能量”等。“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可以是动植物,如小狗、菊花、大树等;可以是其他事物,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只要是对你的生活、心灵、精神具有引领作用的人、事物,对“你”灵魂塑造、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影响,直接或侧面影响皆可,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写作中要放在“我”遭遇黑暗、方向不明的时候,某人某物带给“我”的光明、温暖和力量。
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如以老师为写作对象,在具体事例的选择上,需要强调在“我”精神迷茫时,老师的引领作用,着重写“我”对老师的赞美。
【解答】你是我心里的那束光 你,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有隶体似的“一”字胡须,还有长约一寸的头发……你,以笔为武器,奋斗一生;你,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你,鲁迅先生,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心里的一束光。
那夜,静悄悄的,寒风刺骨,寒意袭人。我独自一人倚在窗边,任雨水打湿我的发梢。看着桌面上点点泛黄的纸张,看着您的那些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了您--鲁迅先生,或许那些文章就是您一生刻出的生命印迹。
我爱您的《呐喊》,它让我们这些中华儿女能够挺起胸膛;我爱您的《朝花夕拾》,它让我们能分享您温馨地回忆和理性地批判;我爱您的《自嘲》,它让我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性。
或许有人会觉得您的文章过于冷峻与深邃。的确,您的文章没有周作人那么文雅,也没有张爱玲那么细致,但在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人们一些感性的文字,谁又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后世会认为那是一个太平盛世吧。
虽然您已经离世多年,但人们对您的纪念从未停止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您逝世。周年的纪念日。那天,崇敬您的人引用泰戈尔的诗来称赞您:“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心中却牢记。你总爱把自己隐匿,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虽然您已离去,但今天我们仍会踏着您指引的路,继续向前,继承您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沿着您指引的方向,化悲痛为力量,与敌人血战到底!
一阵风吹散了我的思绪,您真实而冷峻的笑容,掩饰了所有哀愁。为何您的脸庞渐现笑容?为何您的泪水仍在流淌?我知道,是因为您期盼已久的胜利已经成为了现实。
啊!圣洁的孺子牛--鲁迅先生,您是我心中永远闪亮的那束光!
【点评】本文以鲁迅先生为主人公,歌颂了这位文学家、革命家的精神品格。文章开篇的外貌描写,抓住了鲁迅的主要特征。然后列举了《呐喊》《朝花夕拾》《自嘲》等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强烈地抒发了对先生的敬佩之情。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与周作人文章的文雅、张爱玲文章的细致进行对比,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鲁迅先生笔风的犀利。文章结尾对鲁迅先生的的评价,很中肯,也将主题进行了升华,我们的社会确实也需要再多一些先生这样的人。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工程师个人求职简历五篇2023-08-05 11:45:31
数学下册的4年级教学计划范文2023-08-01 13:21:42
春节高中话题的作文五篇2023-08-12 10:34:20
中考考试复习技巧2023-08-12 04:20:09
中考语文答题实用技巧三篇2023-08-11 12:56:08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最新2023-08-15 02:07:25
达州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取分数线统计2023-08-05 23:03:19
广安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取分数线统计2023-08-07 10:01:37
宜宾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取分数线统计2023-08-18 05: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