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复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3 22:26:16 来源:高考在线

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点

参观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室配备的化学实验药品和仪器

反应容器有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可间接受热(垫石棉网)的: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存放药品的仪器有广口瓶(固体药品)、细口瓶(液体药品)、滴瓶、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试管架、水槽、表面皿、三角架、研钵。

二、遵守化学实验规则

三、化学实验安全要求

四、各种仪器的使用

1.试管

(1)用途: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液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加速溶解或防止蒸发时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移取少量固体(粗盐提纯中精盐的转移)、蘸取少量液体(测试pH)。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注意事项: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量筒

(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器。

(2)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10.蒸发皿

(1)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2) 注意事项:

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11.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

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注意点:装置的固定 、铁夹夹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热的顺序

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方法:用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首先用酒精灯外焰处均匀加热,然后用外焰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12.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镊子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仪器:药匙或纸槽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1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步骤:

①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污染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3)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合适的量筒、慢慢注入液体、最后滴加液体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怎样进行化学实验

一、进行化学实验的总体要求

二、看和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组成:

实验报告首先是实验名称,还有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内容、思考与讨论五部分组成。

三、动手做实验,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于实验报告上

化学变化常伴随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生成、热量的变化等现象。

初中化学知识点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或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如灯泡发光、水变成蒸汽、铁块铸成铁锅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如酿酒、食物腐烂等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等)描述时常用“具有、能、会、可以”等字眼。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溶解性、颜色、状态、气味、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硬度、密度等)

(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三、课堂实验观察和记录

实验一: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aCO3 HCl Ca Cl2 H2O CO2

现象:块状大理石逐渐溶解,有气泡生成

实验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Ca(OH)2 CO2 CaCO3 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三:镁带燃烧。

镁+ 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四、化学研究什么?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化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五、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1、人类文明史中的化学:制火药、制陶瓷、烧石灰、早期炼铜和炼铁、酿酒。

2、现代生活更离不开化学:

3、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化学对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初中化学考点

物质的提纯

物质的纯度 物质提纯的方法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是混合物。(如空气、井水、河水、石灰水、盐酸等)

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是纯净物。(氧气、氧化镁、水、24k金、冰水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纯度

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或某一成分)含量的高低,用物质的纯度(该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

物质的纯度=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或某一成分)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100%

三、物质提纯的方法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

过滤的基本原理是让液体通过具有细微孔隙的材料(如滤纸),使不溶性固体截留而除去。

操作要求: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待过滤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用加热方法,将溶液中的溶剂气化除去的操作。

蒸馏和结晶

粗盐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