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传统节日常识小考点

更新时间:2023-08-09 03:59:37 来源:高考在线

  一、春节

  (一)节日介绍

  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如日之初出。改用公历后,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俗称“过年”“新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二)节日别称

  改岁、献岁、岁旦、岁日、元日、元旦等。

  (三)节日习俗

  燃放爆竹、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拜年、饮屠苏酒、聚财、吃饺子等。

  (四)相关诗文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孟浩然《田间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明)叶颙《己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孔尚任《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二、元宵节

  (一)节日介绍

  正月十五,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元宵节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二)节日别称

  上元节、元夕、元夜、灯节、正月半。

  (三)节日习俗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烟火、舞狮子、踩高跷、走百病等。

  (四)相关诗文

  (唐)崔液《上元夜》:“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李商隐《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三、寒食节

  (一)节日介绍

  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时,介子推割股啖君。后介子推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即为寒食节。

  (二)节日别称

  禁火节、冷节、百五节等。

  (三)节日习俗

  吃寒食、祭祀、踏青等。

  (四)相关诗文

  (唐)宋之问《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杨万里《寒食上冢》:“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四、清明节

  (一)节日介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二)节日习俗

  踏青、扫墓、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

  (三)相关诗文

  (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王禹偁《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五、端午节

  (一)节日介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二)节日别称

  龙日节、午日节、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菖蒲节等。

  (三)节日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饮雄黄酒、驱五毒、佩香囊等。

  (四)相关诗文

  (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六、七夕节

  (一)节日介绍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二)节日别称

  乞巧节、重七、女儿节、穿针节、巧夕等。

  (三)节日习俗

  穿针乞巧、拜织女等。

  (四)相关诗文

  (汉)佚名《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孟郊《七夕·河边织女星》:“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中元节

  (一)节日介绍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日),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二)节日别称

  盂兰盆节、鬼节、七月半。

  (三)节日习俗

  放河灯、祭祖、焚纸锭、做茄饼、祈丰收等。

  (四)相关诗文

  (清)王凯泰《中元节有感》:“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八、中秋节

  (一)节日介绍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

  (二)节日别称

  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团圆节、月夕、月节、八月半等。

  (三)节日习俗

  赏月、祭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

  (四)相关诗文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重阳节

  (一)节日介绍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二)节日别称

  重九节、菊花节、登高节、老人节等。

  (三)节日习俗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四)相关诗文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王缙《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十、腊八

  (一)节日介绍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二)节日习俗

  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喝腊八粥,吃腊八蒜。

  (三)相关诗文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十一、小年

  (一)节日介绍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二)节日习俗

  祭灶王、扫尘土、吃糖瓜、剪窗花等。

  十二、除夕

  (一)节日介绍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即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

  (二)节日别称

  大年夜、除夕夜、岁除。

  (三)节日习俗

  年夜饭、通宵不眠、守岁、祭祖、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挂灯笼等。

  (四)相关诗文

  (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宋)苏轼《守岁》:“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