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参观梁家河村心得

更新时间:2023-08-04 15:03:46 来源:高考在线

在陕北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有一个小村落叫梁家河村,是**当年上山下乡插队生活七个年头的地方。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户360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42户110人,土地总面积14777亩,其中可耕地面积580亩,人均1.6亩。

就是这样一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村落,走出了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2020年2月13日,**回到了这个曾经培养他并让他魂牵梦绕、终生难忘的梁家河村。在梁家河村委会,*深情的对乡亲们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学会了。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从此,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梁家河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

11月15日,带着好奇与学习的心态,我们一行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从中了解到1969年,15岁的*下乡到梁家河村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虽然村名叫“梁家河”,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黄土高原干燥少雨,难得有雨时,沟渠里才会积攒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依山坡挖出的一孔孔窑洞,就是村民曾经的家。

1969年1月13日,大队支书一声吆喝,社员们就拥进了公社大院去接知青,社员帮助知青搬运行李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有个后生,平时村里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给知青扛箱子的时候,他率先挑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棕箱,结果在路上还是落在了后面。等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的沉,他嘴里嘀咕说,这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后来证实,那个箱子是*带的,里面装的不是金元宝,而是一箱子书。“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村人对*的评价。在他们的记忆中,*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好像也有数理化。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

1969年1月,这些土窑洞迎来了15位北京知青。自此,他们和乡亲们一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秋收、挑粪拉煤、打坝淤地的生活。

*就是这15位知青中的一员。那一年,*15岁。在这15个少年中,有10个人的父母正在被批斗。几十年之后,*写过一篇题为《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回忆初到梁家河村的状况:“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亲,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黄土地以她博大的胸襟接纳了*,他也用真诚和实干来回报这片历经苦难而又无比多情的土地。1992年*重回梁家河村,曾回忆自己当年插队的生活:“早上天亮起来上山干活,10点多回来自己做饭,吃过饭后11点多再上山干活,干完活晚上再看两个小时的书。”劳动、做饭、吃饭、读书,这就是这个15岁少年在这里的日常作息表。

*插队梁家河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基建队劳动,基建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坝淤地,他是真干,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书生的架子。他和乡亲们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从北京来到梁家河村,刘金莲所生活的窑洞成为*的第一个家,随后又换了两处窑洞居住,三处窑洞旧址展现的当年情景历历在目。

上岁数的村民忆起当年的*,说他“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干活不惜力”。村民们还向我们描述了*当年打坝的情景:零下十几度,河渠里冰块很厚,先要用手搬冰块,再铲掉冻土,掏土、推车子、夯土……连当地人都怕干这活,可*却第一个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手上磨出了血泡。村民们说:“他带头干,我们咋好意思不干?” 到梁家河一年之后,与农民日益亲近,*的窑洞已经成了村里的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听这个16岁的少年摆开书场,讲古今中外,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他商量。

*曾数次回忆插队生活中跨过的“五大关”:一是跳蚤关。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浑身都被咬肿,皮肤过敏,水泡溃烂。但两年之后就习惯了,无论被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没有精米细面,主食是粗粝的杂粮,玉米面窝头。曾经几个月吃不到肉,分到一点猪肉,顾不上做熟,就切下一片生肉放进嘴里。而后来陕北乡村的饭菜是他经常怀念的。三是生活关。自己学着捻毛线,缝衣服、缝被子都是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四是劳动关。*起初拿的工分还没有妇女高,两年后就拿到了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在陡峭的山梁上放羊,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看牲口;春天担粪,一担猪粪、牛粪有七八十斤重,挑到几里外的山上;夏天担麦子,200斤,10里山路一口气走完。五是思想关。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曾经嫌弃乡民身上有虱子,后来常常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甚至合盖一床棉被。

*后来谈到在陕北7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

1974年元月*终于入了党。入党后不久,*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的*,处事公道,公私分明,为村民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带头建了4座大坝;二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从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沼气办得好,便自筹路费,前往考察学习,回村后修建了第一口沼气池,获得成功,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三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买来菜籽,在6亩河滩地上种了辣椒、西红柿、豆角、香菜、茄子等,让村民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四是为村民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五是挖了一口水井,使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清冽甘甜的泉水。

1975年10月,*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到清华大学上学,成为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的知青,这年他22岁。这时他已经在梁家河干了将近7年时间。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历练成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梁家河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结。听说*要回北京上学了,队里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吃饭。

当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他们排了很长的队送习支书,足足送了10多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60华里送他到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他们一同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 那是他们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钱。*要付钱,大伙儿不让,最后你三角他五角凑够了这些钱。

从15岁到22岁,*完全生活在人民中间,劳动在人民中间,不分彼此,坦诚相待,而这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黄土地的热爱,也逐渐化作他日益坚定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和担当。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曾经饱含深情地这样说。他离开梁家河后,仍然牵挂着梁家河村及那里的父老乡亲,相互保持着联系,互通信息,往来不断。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他还说: “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从当年*的身上,我们受到了极大教育与启发。

一是群众的信任建立在干部对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上。对梁家河人民感情深厚,他曾经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梁家河插队时,他一开始很怕村里人到他们知青的炕上来,后来却请村民到自己的炕上坐、谈天说地,和村民一块吃、一块住、一块上山下地,以此和梁家河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我们更应该引以为鉴,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同群众打成一片,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在困难面前打开局面。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陕北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看到当年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