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五篇

更新时间:2023-08-08 22:53:28 来源:高考在线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1

这是我第二次以“心灵的距离”为题。第一次以此为题时,我写了一个学友与我的小故事,然而,学友的成绩直线上升,到了第一名,便对我这十四名的角色不放在眼里,我虽然上进,却似乎不够劲儿。学友确实是个几乎不谙人情世故的人,我也无法强求,但我自己是无法自已一些浓烈情感的。

我的同学杨硕病了,将要做手术。

杨硕在我的心中,是个很不错的人,他虽然酷爱“逗”女生,但凡是遇到原则性的事,定是公正无私。

譬如在班内工作上,杨硕就能做得很好。以前,班内会有逃离劳动的现象,大概是执法不严。况且当时,“自个儿人帮自个儿人”,徇私舞弊的。不过自从杨硕当了劳动委员后,五班就大变样了,劳动全勤,打扫认真。因此,班主任也亲切地称之为“大管家”。由此可以看出杨硕确实是个能干的人。

记得几个月前,我与杨硕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杨硕平常也参与管理纪律的活儿。一天,上课铃响后,老师久久未到,杨硕在自己的座位上喊安静,因为大家都在骚动,我不能自制地说起了小话,突然,杨硕大呼道:“许俊君,不要讲了。”我的脸热了起来(大哥,你好歹给我点面子)。我闭上嘴,盯着他,几秒后,瞟了他一眼,他也没搭理我。我决心报复他一下。根据我的第七感,果然,杨硕也说起了话,我大吼道:“杨硕,不要讲了,自己管纪律还要讲。”杨硕一下子好难为情,脸已经红得像烂柿子。

杨硕最令我感动的,是他无声无息地做事,任劳任怨。教室里的水机经常不能供水,杨硕尽力去改变这一切;跑道上的同学有时不能坚持,杨硕尽心去帮助所有人;伤痛中的朋友平时行动不便,杨硕自愿去背负着他们……

几个月前,我们学了一篇《桂林山水》,文章的作者同音读作杨朔,杨朔是个文学家,文章颇有大家风范。当我们将文章朗朗上口时,不时听见讥笑声,贬低杨硕,说他根本不会有大家风范。尽管我也不喜欢杨硕,但我却痛恨和我一样不喜欢杨硕的人。

想想我以前的小心眼,我就暗暗地恨自己。现在想来,我一定要找一个机会,在众多的读者面前把我的同学杨硕介绍给大家。此时的我最想与他拉近心灵的距离。我会握手在胸前,为他祈祷,为一个辛劳的人祈祷,为一个可爱的人祈祷,为一个可敬的人祈祷,为一个最具有大家风范、心里最记挂大家的人祈祷。但愿我的祝福会借上帝之手,降临到他的身上,保佑他健康、快乐。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2

在发展迅速的今天,我发现有不少人都会问一个问题:城市到乡村的距离有多远?

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城市的经济功能越来越重要,而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大多在经济上,社会保障上,交通通达度上较优于乡村。而这些因素自然也成为吸引多数有志青年的引力,以至于让这些青年萌发了把一家大小都迁居到城市的念头。

从乡村的自然环境上看,乡村大多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虽然说乡村多数不及城市里方便,但是却很适宜老人家们在此养老。这个因素也成为了吸引老人家们待在乡村的引力之一。

我见到不少家庭因为待在城市还是乡村这个问题而产生矛盾。有的青年认为城里的生活比乡村好,也想老人家来城里享享福;有的人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想在乡村创业的同时还可以陪伴家人;有的人去了城里,却极少回家;有的人念旧,怕成为城乡距离的问题而争吵,会因为孝道的问题而争论,也会因为舍不得存满回忆的居住地而相拥哭泣。

我看到这些话语,心中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在想:为什么大家都要相互折磨呢?

年轻人大多为老人家的晚年生活着想,甚至有的人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养老的地方。老一辈的人可能会对充满美好回忆的乡村留念,甚至有的人因为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而甘愿待在乡村,直至黄沙白骨。

这些相爱的人啊,又为什么要互相折磨呢?或许他们并没有计量他们之间心的距离。

我认为他们大多数是被自己主观意识所限制,比如说:“我认为城里很多条件都方便老人养老与生活。”,“我认为大家在城里一起住,便可以满足老人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我认为老了便没有了用处,还是别成为他们的负担了。”他们各执一词,对于自己的想法无比固执,甚至二者出现争吵。

我认为缩短心的距离远比考虑城乡距离重要的多。在家庭中,我们需要坦诚心地而沟通,需要相互尊重的相处,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于他人。若老人真的想待在乡村,那年轻人就算多跨几座山又如何?若老人真的想与孩子待在一块,那就算舍弃了旧居又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缩短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

若我们真正打破了自己与家人之间心的距离,那么你认为城乡的距离可以有多远?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3

从八十年前第一台图灵机发明开始,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曾以为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时,当人类在一个引以为豪的创新思维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将比现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有人视“虚拟现实”为洪水猛兽,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现实,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忧虑。“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虚拟现实”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那些原本一生都无法看到七彩阳光的人,那些原本一生都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虚拟现实”后,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因为身体的残疾,还有一些因为经济困难等现实原因无法走出家门、走遍世界的人,也可以借此开阔眼界,丰富生活。“虚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让生活更美好。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更想提醒大家,不要一味沉浸在“虚拟”中,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道:“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人生的全部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最宝贵的东西——人的性情与思想,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带来的感官刺激,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与“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真假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哪里?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又在哪里?

我认为,是人性,是人想要超越自身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所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于“虚拟”,便将停滞不前。我希望,在“虚拟现实”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但“虚拟现实”终为物,只应为我们所用。

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超越“虚拟”,追随真实。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4

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鸿沟!——题记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但若在平常与人交往时因不礼貌用语而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则有点得不偿失。礼貌用语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懵懂青涩的少年时期,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不完成的。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项德育作业:对身边的人说三次“谢谢你”等礼貌用语。这算什么作业呀?也太简单了吧!回到家后我就寻找着机会,好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时奶奶正好拿了一个洗净的桃子给我,笑吟吟地对我说:“饿了吧?这桃子可甜了,我洗干净了,快吃吧!”要是在以往,我肯定会毫不客气地接过来。这次我接过桃子的时候,没有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赶忙说:“谢谢奶奶!”奶奶先是一愣,继而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小鬼,懂事了!快吃吧。”这可是奶奶难得夸我的一次呀,看来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确有无穷大的魅力。

晚上,爸爸下班回家的时候,我迎上去对爸爸说:“爸爸,你辛苦了!”老爸也先是一愣,然后非常开心地笑了。整个晚上他都表现得异常开心,也没有像从前那样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吃晚饭的时候,我尝着爷爷做的西红柿炒蛋说:“爷爷炒的菜就是好吃,爷爷你真棒!”还竖起了大拇指。爷爷甭提多开心了,一个劲儿地夸我,还说:“瞧瞧,你们听见了吧,还是我孙子会品尝!”

我原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简单的德育作业,却没有想到简单的几句日常礼貌用语,就让家人如此开心。也许人与人之间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礼貌吧。

回想身边的一些人,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不注意礼貌用语,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漠。孔子说“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意思是说待人有礼貌,就像酒有了精美的器皿一样,就是如虎添翼的意思。可见文明礼貌让人的品德更高尚,让人的身份更加高贵,品德高尚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但绝不是一门高深的理论,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使用礼貌用语、文明用语,就一定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就一定能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

以距离为话题作文5

“你根本不了解我,你从来不知道我,你从来不知道我心里想些什么,我讨厌你!”我声嘶力竭地喊道。

“啪!”随着这一响亮的掌声,一记鲜红的手掌印顿时出现在了我苍白的脸上,格外的清晰。我心中的怒气仿佛被泼了一桶油一般,更加旺盛的烧了起来。此刻,我失去了理智,推开家门冲了出去,身后还响着父亲的怒吼:“有本事就别回来了……”

我孤零零的走在大街上,当时是一月份。我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衫,刺骨的凉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双手抱着手臂直哆嗦。身边的一些路人都成群结伴的,有说有笑……而我只能在这里挨冻受饿,心里一想到这,一股委屈感强烈的涌上了心头,失声痛哭起来。委屈感仿佛是眼泪的儿女一般,跟着眼泪,跑出了我的身体,,哭出来后感觉自然好了很多。但,此刻,心里还是埋怨着父亲,感觉,我和父亲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走在大街上,我突然闻到了一阵饭香,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手猛然摸到了一件冰凉凉的物体,不是钱,是家门钥匙!我心中充满了惊喜、激动和希望……只要父亲睡着了,我……父亲?父亲。想到了“父亲”一词,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父亲对我的种种关爱:

一岁时,父亲带我上街,我高兴地骑在了父亲的肩膀上,无比高兴,而父亲则非常小心,拉着我的小脚,生怕我会从他肩上栽下去,尽管父亲的手很酸……

三岁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带着我去上幼儿园,那是我第一次上幼儿园。父亲怕我第一次上幼儿园不适应环境什么的,请了一天假陪我,要知道,请一天假是要扣工资的。

七岁时,在上学的的路上,不小心把脚弄伤了,右脚的右边被划了一条长长地伤口,流着血,于是爸爸急急忙忙地吧我送往医院,脸上满是着急的神情。因为请假,那次没评上最佳职员……

八岁时……九岁时……十岁时……十一岁时……十二岁时……我突然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可我就是不敢回家。直到,灯熄灭了。我上了楼,准备拿出钥匙的时候,一阵风吹来,门开了,我的手僵硬住了,眼泪不住的流……原来那扇心目中的门一直没关,我和父亲的距离也从来没远过……